晚霞落下,黑夜降臨,燈火通明的街道,熱鬧非凡的夜市,人來人往。
徐州彭城,風滿樓,白黃相間的木紋鋪滿整個建筑,樓面的框架乃是數根高大粗壯的白色石柱,樓面占據了整條街道一半的面積,足有七層樓高,每一層樓面上都掛滿了大紅燈籠,七排大紅燈籠,照得整個街道都是紅彤彤的,第二層樓面的正中間一個鑲著金邊的牌匾,金漆正楷寫著風滿樓三個大字,這個牌匾據說是當年禹氏皇族親賜的。
風滿樓在彭城已是數百年的老招牌,歷經十多代人的口碑,可謂是名滿徐州,只要你是徐州人,你的祖上,你的家人,你的朋友,一定在這里吃過飯,喝過酒,住過房!所以外地人只要來彭城,大多都會慕名而來,幾乎每天都是座無虛席,每天都是欣欣向榮。
而風滿樓的主人據說乃是一位隱士高人所開,當年就很少露面,其后人也多隱居幕后,極少出現,全都是下面的人在處理酒樓的瑣事,但是能經營這么多年,還能做到穩如泰山,恐怕很不簡單。不單單彭城的陳氏家族對風滿樓敬重有加,據傳就連六大門派的人都有數次在這里鬧事,都未曾占到便宜,最終都賠禮道歉收場,足可見這位隱士背后的勢力非凡,但極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誰。
大門由八扇門組成,全部折疊打開的話,顯得格外大氣,大門口立著四位伙計,身著藍布衣白腰帶,帶著藍色小帽,帽檐一條白邊,整個店里的小二和伙計都是這身裝扮,非常整齊,容易識別。
走進大堂,數十張方桌和長凳,整齊的分布在堂內,每張方桌的頂上掛著一個小黃燈籠,即便外面漆黑無比,走進這大堂內,宛如白晝,非常明亮。
大堂呈現回字形,中間是一個足有十米長寬的天井,立著一個約莫五米長寬的大舞臺,每天都會有說書、唱戲、琴曲等表演,偶爾會有詩書棋畫比賽在此舉辦,更有比武招親和武藝切磋等臨時的節目,可以說彭城各種熱鬧有趣的事,這里都有。
眼下臺上正是一位年輕的說書先生,他的身后還坐著兩位拉著二胡和小鼓的助興老者,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,時而有著配樂響起。正在講著當下九州大陸最熱門的故事,昆侖山之人魔大戰。那位年輕的說書先生激情澎湃的神情,好似他當時親臨現場一般,說的是栩栩如生,宛如親眼目睹。
大堂之內的顧客,時而喝著小酒,時而吃著菜肉,都全神貫注的聽著故事,時而還有鼓掌聲和叫好聲傳來,好不熱鬧,那位說書先生則是更加投入的演講,臉上的表情已經眉飛色舞。
南宮俊逸、王炎戌和申云飛,初次來此,就被這酒樓的場景徹底吸引,尤其那臺上正在說著昆侖山之人魔大戰的故事,聽的他們是熱血騰飛,恨不得上去戰場,殺那么幾頭妖獸以解恨意。身后的小二則是立在一旁靜候,絲毫沒有不快,耐心的等待這三位顧客。
南宮俊逸最先反應過來,轉身對著小二說道:“不好意思,聽書有點投入,讓你久等了!”,王炎戌和申云飛壓根沒在意,繼續專注的聽那位說書先生的演講。
店小二躬身行禮道:“沒事,請問三位公子是要用膳,還是住店呢!”
南宮俊逸回道:“我們先用晚膳,麻煩先幫我們找個好點的座位呢!用完晚膳之后會入住酒樓,請幫我們安排三間上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