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,現在暑期都要結束了,各種暑期檔大片都進入了尾聲。這時候電影能賣點就賣點,反正被音樂吸引來的……說不定人家只想聽音樂呢!
到了下午就有好消息傳來,斯圖爾特打電話的聲音都是激動的:“老板,我們的電影銷量很不錯,已經有一家零售商打電話要求再備一批貨,你覺得我們再讓廠家錄制多少合適?”
……
這不科學?
保羅第一反應就是這個,一開始他覺得電影雖然不會賣多好,但是考慮到自己不能說的原因,還是狠心讓人制作了五萬份。
這五萬份是包括影碟和錄像帶的,畢竟現在影碟機還不夠普及,聯邦的錄像帶市場依然火爆。
畢竟自己的電影從導演到演員,連帶影視公司都是新嫩新嫩的,嫩的一掐就能出水的那種。而且除了一張海報之外,其他的宣傳一點沒有。
這種電影,除非后期口碑爆炸,否則能賣幾萬份,真的已經是不錯的成績。
不要看有些大片動輒一周上百萬份的賣,那根本沒參考性。大部分行業都是旱的旱死,澇的澇死,電影行業也是如此。
如果隨便做個電影就能賣出去,那好賴屋也不會有那么多公司破產。
保羅預算的,制作出來五萬份,能賣個一萬份就算不錯。沒想到現在只靠著音樂,已經賣出了不少?竟然讓那些精明的零售商們,要求提前備貨?
保羅心里一動:“斯圖爾特,你統計一下錄像帶和影碟的銷量,按比例再制作……二十萬份。另外,你告訴零售商,我們不但授權片頭音樂,還授權片尾音樂……包括中間的那一段女高音……”
人不狠,站不穩。
男人就得對自己狠一點,要坑就多坑點。
反正賣出去幾千份的話,有點罵聲自己也聽不到。但是如果數量達到幾萬份,那有些罵聲就不可避免地會傳到自己耳朵。
既然已經注定要挨罵,那就干脆讓罵聲來的更猛烈點吧!
“對了,片尾曲是指那個出字幕時候的,別把打斗的那一段放出來,一定不能。告訴他們如果違約,我告到他們家破人亡……”
保羅說著,心里開始有點后悔當初的沖動。
話說自己當初拍攝最后一段打斗的時候,為什么要喊那么幾句話的?是當時腦子進水了?還是被驢子踢了?又或者被門擠了?
關鍵是最后制作的時候,自己竟然一點沒刪除那些喊話的意思?那會兒腦子里的水肯定還沒曬干!
不過,在聯邦,好像學習五星語的人沒幾個吧?
希望買自己電影的人里面沒有吧!
事已至此,后悔無用,就當自己為了傳播異國文化,做出的一點貢獻吧!
換個角度一想,保羅頓時覺得好受許多。看到不遠處匈不平記者眼神在四處亂飄,保羅定了定神,整理一下衣服,走了過去。
匈不平看到她眼睛一亮,拿著話筒就沖了過來:“小亞當斯先生,你的電影今天上市,你有什么話想說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