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磨沒有說話,直到出了城門,忽問:“你這手解魚的本事,哪里學的?”
“王道長的搜靈訣有指刀術,我日日習練。”
張磨點了點頭,心里暗嘆“好苗子”,繼續前行,走了不知多久,又道:“能不能不遷宗門?”
顧佐不解其意,只是跟著。
張磨道:“懷仙館還留在會稽郡,留在山陰,小孤山上的兩畝地、三間房,依舊是懷仙館的,你的修行檔籍,還是落在山陰。至于外出云游,你想去,你就去,將來想回來了,就回來。”
顧佐問:“云游?”
張磨點頭:“云游,由縣里刑曹給你開具云游修行文書,在外面遇到什么事,也是清清白白,會省去很多麻煩,路上也能掙些干凈錢。”
“牌票呢?”
“你自己留著,有縣里的文書報備,就不算無主,三年后不會注銷。但丑話說在前面,你之前交過三年館賦,第四年起,要把每年的錢交給郡里,或者送到我這里,我幫你交,否則還是會注銷。”
顧佐想了很久,一直到了若耶溪畔,終于點頭:“多謝刑曹。”
第二天,顧佐沒有再去中肆賣魚,也令很多想來看景的百姓感到遺憾。
他去了縣衙,在刑房拿到了云游修行文書。回去之后,顧佐將買來的米都在鍋里炒熟了,裝在背簍中,簍中還有水葫,兩套換洗衣裳,兩雙新買的草鞋,一張防雨的毛氈,銅鈴、羅盤等雜物,以及賣魚和積存的所有錢——共五百一十二文。
顧佐背著竹簍,戴著斗笠,袖中藏著老師的桃木劍,腰上別好自己擅用的魚線,腿上綁了剖魚的牛角尖刀,于某個清晨出發。
他先進了縣城,站在縣衙門口等候,見到張磨的時候,隔著三丈寬的街道躬身行禮。
張磨沖他緩緩點了點頭,目送顧佐向南門而去,出城沿著河道前行。
消息傳到獨山宗的時候,李滿恨恨道:“姓顧的小子果然不識好歹,辜負了羅師姐的殷切厚望。”
羅先娣正在和他商量約戰外縣宗門一事,聞言沉默片刻,道:“只望他一路順遂吧,把精力用在修行上。”
李滿笑道:“師姐氣度恢宏,師弟我欽佩之至。您看,那我明日便向景嵐谷下書,替您約戰姓袁的......”
顧佐一路慢慢前行,花兩天時間才走到漓渚鎮,又用了一天時間抵達蘭亭,再一天至楓橋。這是顧佐走得最遠的地方。
橫跨楓溪的石橋上,北望山陰方向,顧佐佇立良久。
如今尚在春時,溪水不深,岸邊是綠柳成蔭。
顧佐下橋,漫無目的走在人煙如織的街巷上,聽著嘈雜喧囂的各種叫賣聲、說笑聲,忽然轉身,越走越快,出了楓橋鎮后向山陰急奔。
來時四天,回時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