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在下山坪認真檢查了一遍工程進度,兩個套院已經全部完成,所有家具全部配齊,外門的一應設施都可以使用了。
主殿取名尹祖殿,用于祭拜祖師爺——按照懷仙館在《天下宗派簿》的記述,顧佐讓人制作了尹祖的神像,尹祖的左側,是王恒翊。雖然顧佐一直強迫自己認為,王道長依然存活于世,但已經時隔多年而無音訊,還是決定把他的神像搬上供臺。
顧佐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個位置,就在尹祖的右側,將來有一天,他希望自己的神像也立在供臺上,成為懷仙館后輩弟子門人祭拜的對象。
尹祖稱為始祖,那么王道長應該稱“太祖”還是“二祖”?到時候,自己是不是應該被稱為“高祖”?還是“三祖”?
顧佐心里糾結著這個稱呼,良久之后,還是沒想明白,于是暫時放棄了考慮這個問題。
大殿除了祭拜外,還兼具議事堂的功能,這一點無需多言。兩側的兩個耳房,作為公事房,一間是對內的,一間則對外。
院子兩側的六間廂房,暫時先作為庫房,撥出一間來打了些空架子,顧佐將來打算弄一個懷仙館歷史陳列室。
兩邊的套院,一個用來給丁九姑、劉武一家這類沒有修行的普通人居住,他們也同時承擔大量道館需要的庶務,另外一個準備給新招募的修士居住,他們也同樣需要承擔庶務,但主要對外。
至于新招募的徒弟,都將直入內門,住到上山坪去,顧佐的計劃是先招一到兩個,至于天賦是否絕佳,顧佐不太考慮,招來的徒弟只要能修煉搜靈訣就行,來了以后先修行個半年,喂上幾十塊靈石,鞏固了煉氣初期修為,就可以放手煉丹了。他們后面能否提升修為,就要依據貢獻來決定了,做得好的,多給幾塊靈石,做得不好的,不發貼補。
在顧佐的心里,這批弟子實則是沒什么前途的,修行搜靈訣需要消耗的靈石太多了,顧佐自己都不夠,哪兒有多余的靈石給他們玩。真想要培養傳承,等自己筑基以后再說吧。
丁九姑扛著塊大木牌子,跟在顧佐身后下了庚金山,在山腳下的臺階盡頭,是規劃中的山門,這里如今已經平整好了,一間竹屋作為將來值守的門房,門樓牌子也早就支應了起來,高達一丈八尺,只是門匾還在黑山郡的石坊中雕琢,請了鐘參軍出面,求到了黑山詔呂別駕的大字,顧佐為此支付了六貫潤筆!
滿意的在山門牌坊下駐足多時,顧佐想起了以前在山陰縣流林宗山門前自己恭立等候的一幕,不由感慨萬千,誰能想到五年之后,自己竟然真的把山門立起來了!
沿著溪流向外約莫里許,便見到了奔騰的元河,溪流與元河的交匯處,立著塊巨石,上面刻著“懷仙館”三字。
顧佐本想讓工匠師傅在這三個字的下面加一行批注:由此向內一里。但被老師傅們言辭拒絕,最后的解決辦法是在巨石上方架了塊箭頭狀的木制方向牌。
顧佐對這塊巨石標識很滿意,滿意的不是字刻得好不好,而是有了這塊石頭的存在,無形間便將懷仙館的控制范圍擴大到了元河岸邊。
沿著元河向下游走了二里多地,來到了一片開闊地,這里已經有了兩塊牌子,分別張貼著飛龍門和寒沙谷的招錄弟子公告,寫明了招錄的時辰和報名的條件、地點等等,請有意著沿河而入云云。
顧佐感慨道:“都是同道,回頭咱們正式開館前,一定要挨家挨戶拜山門,營造元河系宗門道館歡樂和諧的修仙氛圍。記得提醒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