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龍泉道院和洞庭派的立場去考慮這個問題,顧佐想來想去,也沒想出會對他們有什么影響。
對于洞庭派來說,他們的輿圖和空白文契賣出去了,這就大賺了一筆,少幾個實力不濟的宗門競買,也不會降低最終成交價,只要真心實意且具備實力的大宗留著就足夠了。
對龍泉道院來說,如麗水派和青城派這樣的巨無霸提前將弱小的宗門踢出局,反而可以降低將來的風險,能夠保證靈石的繳納不會有意外。
因此,顧佐真不知道吳善經讓大家提什么意見,就算提了,他會采納么?于是也不說話,就這么悶頭等著,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樣。
場面冷了一會兒,就聽吳善經道:“這次競賣,有那么多宗門踴躍參與,說實話我也沒想到,小顧你知道有幾家么?”
顧佐搖頭,示意不知。
吳善經道:“四十三家!”
顧佐無話可說,暗道若不是你老人家,其實應該是四十二家的,我們懷仙館是被你硬拖上馬的。
“正顯示了南詔修行宗門的欣欣向榮和深厚積累,這是中原同道們難以企及的,由另一個角度說明,龍泉道院對于修行宗門的寬容和博愛,對南詔修行界發展的頂層設計是絕對正確的,吳道長您在里面功不可沒……”
顧佐沒營養的馬屁顯然沒被吳善經聽進去,他打斷顧佐,或者說壓根兒沒聽清顧佐在說什么,繼續道:“這個數字,太多了。不是說參與者眾多不好,而是說……再參與下去,對普通宗門而言,毫無意義的負擔太多了,不值得。顧佐,你認為多少家合適?不用怕,說出你的想法……”
“有個五六家、七八家就差不多了。”
“沒錯,其實你們這樣的宗門參與進來,是要吃大虧的,這兩日,貧道為此深感不安。小顧……如果能賣,你也把這次的參與資格賣了吧,你們懷仙館貼了一百貫,這筆損失不小的。”
這下子顧佐終于明白了,吳善經把他們召集過來談話,哪里是問什么意見,人家是在挨個提醒和勸說如懷仙館這樣幾乎沒有希望的宗門道館:你們趕緊止損吧!
顧佐怔了怔,這還真是他沒想到的,于是忙問:“吳道長,是不是出了什么事?”
吳善經道:“也不瞞你,這次競賣,我們打算將每年繳納靈石的數額,也作為競買條件,讓各家自己報。我們打算,哪家宗門競購成功,就立刻預收第一年的靈石。”
“為何前幾日不說呢?”
“……我們也是剛剛決定……”
以往的方式,是在靈石開采之后,由龍泉道院確定每年上交額,并于年底前上繳龍泉道院。也就是說,這部分稅賦是已知的,而且是采掘了靈石之后再繳稅,如果競買到的是小礦、假礦,甚至有可能不用繳稅分毫。
改變之后,宗門就要擔負這一塊的風險,一俟拿下南吳州,哪怕是個假礦,也要先把靈石繳了再說。
很顯然,龍泉道院這是不忍眾多宗門道館繼續往里加大投入,故此一家家談話,提前告知,防止將來鬧事。
挨個談話,這番水磨工夫,令顧佐對吳善經增加了幾分敬佩。
但顧佐的關注點不在這上面,他好奇的是,龍泉道院為什么那么著急需要靈石。但吳善經沒有給他揭秘的想法,只是再次重申,讓顧佐賣了參與資格,以減小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