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眨了眨眼,頓時愣住了:“這些都是神丹樓的人?”
知行道人點頭:“我們神丹樓決定搬家了,我們是做丹藥售賣的,最掙錢的保精丸都搬到南吳州來了,我們沒有理由不緊緊跟上啊,哈哈!”
“這么說,全是家眷?”
“門人弟子都到了,家眷怎能不來?全是!剛好原參軍在呢,你看什么時候給辦理入籍?”
原道長也醒悟過來,連忙殷情道:“安頓好了立刻辦!”
知行道人又問:“聽說每人還有一貫引薦費?”
原道長斬釘截鐵:“如數奉上!還有地,要田地的每戶二十畝,要山林的每戶五十畝!”
一個宗門全部遷居而來,這可是大好事,不過是三百多貫而已,當然不會克扣。
顧佐卻覺得不夠,人家整體搬遷宗門,只給了個村子,按戶授田,再給幾百貫引薦入籍費,怎么能體現南吳州的好客之情?
于是當場加碼:“神丹樓舉派而來,情形特殊,當以特殊之法嘉獎。我的意思,雙峰鎮上加送一座店鋪是必須的,至于地……知行道友想要平地還是山林?”
知行道人琢磨著道:“我這次想找片山林,也種些靈藥。”
顧佐當場拍板:“南五峰賣給你了,兩萬多畝山林,要不要?”
知行道人有些猶豫:“太大了些,不知價格多少?”
“一貫!”
“兩萬貫?那可買不起。”
“整座山,一貫!”
知行道人大喜,上前握住顧佐的雙手,使勁搖晃:“多謝顧館主了!”
神丹樓舉派遷入南吳州,的確是件大事,知行道人本人就是金丹,下面有七名筑基、五十余名煉氣士,對南吳州來說,是批實力強勁的生力軍。
別的且不說,顧佐馬上批準了成山虎的擴軍計劃,立刻就和知行道人談妥了,從他門下招收四名煉氣士從軍,將南吳軍擴充至九人,每年軍餉追加到五百貫。
原道長則再次向顧佐申請費用追加。這段時期,各家宗門引薦入籍的百姓超過兩百,再加上神丹樓,光是引薦費就發出去五百多貫,南吳州的總人口正式破千!
好在有年產五萬靈石的礦脈支撐,否則這么飛速發展,財力還真撐不住。
但要想讓南吳州繼續保持這個發展勢頭,開鑿新的礦坑已經勢在必行。
六月初一,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積累,顧佐完成了人力和設備的組織,正式開始了山坡礦脈的開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