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目前已知的天下三十七座靈石礦脈中,絕大多數都是定額繳納制,在產量確定之后,由崇玄署定檔,分別按照定額上繳靈石。
年產量在六萬靈石以上的屬于大型礦脈,定額三萬塊;年產量在十萬靈石以上的屬于超大型礦脈,定額五萬塊。
南吳山礦脈擁有兩處靈眼,總產量超過十三萬,按照通行做法,每年應該上繳五萬靈石。但因為實行了競價制,顧佐的報價為兩萬五千塊靈石,實則相當于減免了一半,這個便宜占得相當大。
靈源道長已將礦脈的情況和顧佐的建議報給了崇玄署,崇玄署的意見果然如此他所料,并不愿意首開先河,他向顧佐轉達道:“若是這么做,署里怕天下物議,宗門自危。另外,南吳山礦脈的定價比較特殊,實行的是競價制,各種手續都比較完備,別家也挑不出毛病來。但畢竟會惹人非議,希望咱們不要太過宣揚。”
顧佐道:“明白,真實產量我們至今從未公布,只有少數人知道,包括靈石拍賣會上也從來沒有提起過,就是考慮到這一點。只是,當初采取競價制,會不會影響到您和吳道長?”
靈源微笑:“當初采取競價制,本就是署里的意思,是護國天師拍板定下的規矩,與我和善經師弟無關。”
顧佐問:“崇玄署很缺靈石?”
靈源承認:“很缺……”斟酌片刻,又道:“你現在已是靈石礦脈之主,有些事情將來或許可知,但至少現在,還是把注意力放在南吳州吧。”
費了大半年工夫,終于讓兩處礦眼都投入了出產,接下來,顧佐當然要把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南吳州的建設上。
如今南吳州入籍居民超過一千一百人,由南疆過來采辦補給的冒險客也超過兩百人,雙峰鎮上日漸繁華,原本只有一家寒山酒樓,已經無法滿足所需。原道長將高長江的兩名弟子抽調過來,沿著東溪北岸繼續興建商鋪,一溜煙建了四家。
其中一家最大的分給自己,把平泰靈酒的業務搬過來,開起了吃飯、觀舞、賣酒的大酒樓,生意相當火爆。
還有三家開辦的是茶樓、廉價飯莊和湯餅鋪,初步滿足了所需。
此外,還有一項重點工程正在規劃中,南吳州斗法場!
斗法場的創辦,原本不在顧佐的規劃中,是原道長靈機一動的設想。
來自南疆的冒險客們戾氣太重,悅來村經常發生斗毆流血事件,成山虎的南吳軍(只有九個人),大部分精力都被牽扯于此,不得不分出一半人手常駐悅來村派出所,并專門請顧佐題寫了“悅來村派出所”書匾。
基于此,原道長干脆在雙峰鎮的西頭劃出三畝地來,專門修了個大院子,正中間是長、寬各九丈的演武場,專供修士們比武。需要解決私人恩怨的雙方可向法司申請法書約戰,每場斗法繳納一貫,用于場地維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