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自從當了長史之后,就養成了從善如流的習慣,當下便同意了,跟著對方離開人群,繞到雄妙臺東南角的圍墻下,只見這里已經聚集了二十余人,其中還有六名修士,但論起境界,還是自家最高。
等了片刻,有人出來招呼:“額跟里頭訂好了三桌,進去以后,就坐丁六、丁七、丁八,不要坐亂咧。酒水一起商量著點,錢自己出。先把錢交了。”
所有人都交了錢之后,此人一馬當先,繞著雄妙臺的墻根向西南方向走,大家緊跟在后面。
隊伍中有人不放心,詢問同伴是否靠譜,他那同伴就是萬年縣(長安東城)人士,當即回答說沒問題,這是雄妙臺常有的事。顧佐聽罷也放了心,同時也在暗暗感慨,看來李十二在長安是真受歡迎啊。
誰想才走了片刻,隊伍就被一群衙役捕快給兩頭堵上了,顧佐感到非常震驚,真不愧是京兆之地,這幫捕快里多有修士,領頭的還是個金丹!
衙役們高叫著:“莫讓打樁的跑了……”當場將企圖逃跑的幾個黃牛抓了,顧佐這才知道,京城管他們這種人叫“打樁的”。
顧佐站在隊伍里沒敢亂動,所有花了錢想擠進雄妙臺的客人都沒動,站在旁邊看戲。
看戲歸看戲,卻沒想到,看著看著自己也親自下場了,萬年縣的捕快衙役們沒把“贓款”退還也就罷了,居然還要把他們帶走,說是配合過堂。
這要真去了,不知耽誤多少事,此間頓時響起一片“冤枉”聲。
如果是在南詔,甚至劍南道或者嶺南道,顧佐肯定要跑了,但這里是京城,是大唐首善之地的長安,他還要參加祈福法會,自己沒犯什么大錯,此時逃跑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,因此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,只是不停向身邊的捕快反復強調:“我是李十二的同門,兄弟能不能通融。”
那捕快啐道:“你是十二娘同門?既然如此,還跑來跟打樁的攪合什么?繼續吹,真是恬不知恥!”
被衙役們(主要是被幾個修士)驅趕著進了雄妙臺院墻的一道小門,里面有間大堂屋,屋子里已經坐了一地的人。
顧佐暗叫倒霉,這才知道,今夜或許是萬年縣一次集中清理打樁人的行為,偏偏被自己趕上了,這該找誰說理去?
瞧這陣勢,怕是準備一波一波的打,等輪到自己的時候,或許就是明天了,他可不想在這里呆上一夜。
于是顧佐拼命拉著個捕頭解釋:“我真跟李十二是同門……”見說不通,于是換了個角度:“老兄勞駕,我認識辛長庚,是辛師的弟子,勞駕能不能請辛師來此一趟?云夢宗的辛長庚,他應該也在這里,你就說顧佐在此,他必來的!”
聽他念出“辛長庚”三個字,那捕頭有些訝然,將他帶出堂屋,又問了幾句之后,干脆帶著他進了內院,在院門處等候。
過不多時,急促的腳步聲響起,有人自內院而出,驚呼:“小顧!”
來人正是辛長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