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道:“如果連每年兩貫都無法負擔,這樣的修士不要也罷,愛去哪兒去哪兒。至于那些來花錢的修士,他們又不用在這里尋找謀生之道,不用辦理修行證,談不上交稅。”
吳善經道:“這么看來,你是支持崇玄署誥令的了。”
顧佐笑了:“我就是這項誥令的最大受益者,當然要支持。”
“你知道我說的是什么意思。”
“呵呵,開個玩笑。李**師說,這個世上濫竽充數的修士太多了,我仔細想過了,的確有道理,那就讓大多數人還是回歸平淡吧,別在修行獨木橋上搶道了。老實說,這樣的修士的確用處不大,還不如一個普通武師來得有用。修行證提高的不是修士個人的負擔,而是對修士進行分化。辦理修行證后,有能力者,薪俸待遇會水漲船高,沒有能力者,慢慢也就不會去為修行證續費了。”
“如果大家都不辦修行證呢?”
“今后,懷仙館會陸續出臺法令,比如,進入南疆捕獵采藥必須擁有修行證,又比如,南吳軍只從擁有修行證的修士中選錄,再比如,有修行證者優先享受懷仙館的保護——尤其是當他們在外面吃了虧的時候。”
“我聽說懷仙館以有教無類著稱,你們曾經多次大規模招募弟子,是否和這項政策有所違背?”
“不違背,凡是懷仙館招募的弟子,都會由宗門為他們辦理修行證。”
想了想,吳善經失笑搖頭:“原來如此,也許將來有一天,西南修士將半出懷仙館了。”
顧佐道:“這不就是崇玄署想要的嗎?當日的競拍,就注定了這個結局。其實我一直在想,崇玄署真的不怕嗎?”
“怕什么?”
“將來或許會出現幾家超級宗門,麾下修士上萬,元嬰一走廊、金丹一操場。”
“如果真有這一天,那是崇玄署希望看到的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有些事情,別看我是崇玄署的人,但依舊不知,只有進了**師之列,才能清楚......但我是賬房出身,有一點我是能夠回答你的。如果有一天你說的情況真的出現了,崇玄署也不會擔心。”
“為什么?”
“你知道崇玄署過去每年往天下貼補多少靈石嗎?我們收上來一百五十萬,以各種方式散出去三百五十萬,每年貼補出去兩百萬!”
“以前聽說過一些,崇玄署會向各處拍賣行投放大量靈石。只是沒想到會貼補那么多......崇玄署有十三座礦脈,能產兩百萬靈石?”
“當然沒有那么多,缺口有一百二十萬左右,都是拿以前的積儲往里貼補的。現在我們貼補不動了,所以各位天師、**師們才一致贊同李**師的主張。天下二百二十六個州郡拍出去以后,崇玄署每年能拿到一百萬靈石,加上我們的靈礦,每年能有一百八十萬。總量雖說少了五十萬,但我們今后只往外投放一百五十萬,從今年開始,崇玄署每年能掙三十萬,而不是過去折本一百五十萬。”
頓了頓,吳善經滿是自豪:“只需要十年、二十年,崇玄署必將恢復往日的鼎盛局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