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肅然道:“雖為同宗,但大義在左,你非往右,今日便要大義滅親!”
顧佑福至心靈,用下巴指著頭上繡著的帥纛:“顧字帥纛下斬顧姓之人,世間焉有是理?未戰先亡,大不吉也!”
此言一出,全場的激情吶喊聲頓時就弱了下來,演武場中只剩竊竊私語。
這句話大有道理啊!出征當日,用顧氏之人的鮮血祭祀顧字帥纛,的確寓意不吉,其中的不吉之意,甚至比出征時大纛被風刮斷猶有過之!
忽然間,便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,然后被旁邊的使勁扯住衣袖,強行忍笑。
顧佐也覺得果然很晦氣,之前沒有人提起時還不覺得,此刻被人戳破,心里怎么都覺得膈應!
只聽顧佑繼續大喊大叫:“顧長史,我降了,我愿為南吳州賣命,我對節度府了如指掌,我還有用!今后你說向左,我絕不向右,我改名!咱們會稽顧氏,都跟著長史走……”
顧佐臉色陰晴不定,殺之祭旗吧,當真不吉,這是修行之世,不信這個還真不行。可不殺吧,人都押上臺了,就這么戛然而止,半途而廢,對得起每人一百文的門票錢嗎?
正左右為難之際,劉玄機連忙救場,小聲道:“要不,還是讓大家決定?”
殺人祭旗,說白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鼓舞士氣,如果場內都說殺,鼓舞士氣、凝聚民心的目的就達到了,那這點晦氣其實不算什么。如果場內都說不殺,那就從善如流,避免了不吉的晦氣,還能顯示顧佐的寬懷大度。
另外,劉玄機悄聲道:“還有個節度府行軍司馬魯良在手上,可以斬魯良祭旗,您不是說了么,那廝比顧佑更反動。”
旁邊的楊鑒聽罷,當即贊道:“此計甚妙!”
屠夫也點頭同意。
于是劉玄機忙去身后隊列中找賈貴,把原委說了一遍:“讓你的人帶頭喊不殺。”
賈貴道:“我剛才也略聽了幾句,似乎沒有主張不殺,殺與不殺,由人自定吧?”
劉玄機道:“長史已有不殺之意,你就按我說的去做,快!”
耽擱了片刻,顧佐再次高聲詢問場內:“殺,還是不殺?”
場內的回答漸漸由凌亂嘈雜而整齊劃一:“不殺!不殺!不殺……”
顧佑死里逃生,當他被人從斷頭臺上拉下去的時候,行軍司馬魯良被架了上去,摁在了他剛才被摁倒的位置。
魯良毫無懼色,不停的扭頭沖顧佑破口大罵:“鼠輩!膽小鬼!不過一死而已……”
顧佑卻壓根兒沒聽見,他此刻只覺渾身一松,膀胱處涌出噴薄而出的曖意,忍不住當場尿了。
這種滋味,真刺激,真舒坦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