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沖她們點了點頭,將原道長招來:“那是以前我在洵州時的舊人......還有房子么?給他們勻一套。”
也就是如此了,談不上敘舊,當年租住他們家院子的時候,兩不相欠,就算上前,其實也不知該從何談起。
將這數百人安置下來,依舊讓他們借居于田邊,顧佐便回了南主峰,聽取創研小組的分析。
法陣出現問題其實并不可怕,以前沒有實物,沒有見過效果,什么都談不上,有了一次試陣,創研小組對這座大陣的認識立刻有了直觀的感受,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將陣圖取出來重新分解梳理,將苦桑道人煉制的那根蟠龍柱拆解,一邊拆解一邊聽取他本人的回顧,很多問題迎刃而解。
苦桑道人那根蟠龍柱的問題,與其說是煉制手法的問題,不如說是生活習慣的問題,這幾年在南吳州東溪北岸的生活,令他養成了很多非常隨手的小習慣,對于美的欣賞品味也出了點狀況。
這個問題很好糾正,三天之內就能重新煉制一件龍首進行替換。
風刃向下切割的深度問題,實質關聯著大陣的載物問題,這個問題一經分析就清清楚楚,制作蟠龍柱的柱體材料無法達到崇玄署的水平。
別看深度只是相差兩成,但對堅韌度、耐熱度的要求,都不是現在的南吳州能夠實現的。
考慮來考慮去,研創小組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柱體外面加一層庚金鐵環。鐵環中空,儲以清水,設置法陣,將清水冷卻,從上到下圍著柱體纏繞一圈,既起到加固之效,又能降溫。能夠解決到什么程度,創研小組也不知道,只能姑且一試。
只是冷卻法陣的設置比較精妙,既要冷又不能上凍,否則清水凍結后無法循環,反而會破壞柱體,這就需要岐王出手了。
為此,岐王殿下只能停下還在彩排中的傀戲,滿臉不高興的來到南主峰,在各種小心翼翼的伺候和恭維下,渾身不舒坦的開始煉制。
最難的是陰魚眼的問題,經過三天三夜不停的拆解和分析,研創小組推測,或許和其中一個叫做赤炁銅城的法陣套件有關,是這種套件的設置單向阻礙了靈力通道。
為此,他們重新設計了這種套件的煉制方式,開始大規模替換。
半個月之后,四十個全新的赤炁銅城被煉制出來。
一個月之后,這些套件重新被融合總裝進盤龍柱中。
完工之后,顧佐立刻進行了第二次試陣。
此時此刻,距世界湮滅只剩五個月,站在北主峰的山巔上,黑山郡城的城樓清晰可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