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和薛定圖正常計算,也沒人說什么,只楊三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,各種新奇的目光和笑聲令他坐立不安,祈神的道術常常被打斷。
后來楊三法自己都陷入了焦慮和濃重的自我懷疑中,哭喪著臉詢問一行:“大師,這是兩不搭桿的事,為什么要讓我跟傻子似的在這里跪拜啊。”
一行微笑著解釋:“貧……山人自有妙用,去,不要耽擱,繼續,小點聲,不要讓旁人聽見你在誦什么。”
于是楊三法只能繼續傻乎乎的捧著金元寶,在崖頂不停重復他的那一套,同時口中快速而含糊的念叨著:“那么阿米托福……”
不用一行叮囑,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大聲念,這都念的是啥?
只是直到測算結果出來,一行都沒有等到期盼中的跡象,只能嘆著氣吩咐收工,將數據交給了法陣研創小組,撇下累得半死的楊三法和薛定圖,怏怏而回。
根據一行提交的數據,研創小組開始設計布設方案,最終形成的方案被顧佐拍板通過。為此,兩座山崖上的靈石采掘廠停工半個月,重新更改探桿的排列方式,最終的結構近似于一個“回”字里面又套著一個“回”字,接著再套下一個“回”字……
看上去似乎不復雜,但每一條探桿的走勢、探桿與探桿之間的距離、所有探桿的相互影響程度,都是精準測算過的結果,處于最佳平衡點,只要差之毫厘、必然謬以千里。
唯一的問題是,兩側山崖不能多看,這種排列組合方式,以及其中靈力交疊產生的影響,看多了令人想吐。
顧佐只能命令,啟用小型簡易幻陣將兩座山崖絕壁遮掩起來,只是水面下的部分就沒辦法了,倒也每天獲得了不少漁鮮,算是意外之喜。
因為這項重大創新,南吳州靈石產量再次有了大幅度增長,月產靈石達到二十五萬塊!
絕大多數南吳州修士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闊綽的修行生涯,破境之潮愈演愈烈,李嗣業和唐十三也緊跟著破境入了元嬰后期。
洛君終于踏出關鍵一步,成就元嬰,別人都來請教經驗時,她的回答卻讓人很是無語:“不好玩,就像懷了孩子,不喜歡!不行,我要趕緊入虛,早點把孩子打掉!”
原通海幫大長老左令誠是第二個破境元嬰的,接著是鐘子瑜和陳大麻子。他們在金丹境界耗費了近二十年,原以為此生便是這樣了,誰知道居然成就元嬰,破境之后,各自仰天大笑了三炷香,直到聞訊趕來的賈貴遞上香煙才收了笑聲。
鐘子瑜微笑:“小賈,你也很不錯嘛,這就金丹后期了?”
賈貴替他點上,甩了甩手指頭,將火焰抖滅,回道:“托您的福,剛破境。”
陳大麻子美滋滋噴云吐霧,問:“說吧,什么事?”
賈貴道:“我打算過兩天在水晶宮搞個慶祝會,想請二位長老參加,到時候請您二位幫個忙,多的話不用說,只受累一句。”
“什么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