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看靈安客、何荔娘、鳳姑等等一干弟子,顧佐問:“他們不上去?”
王欽道:“上去了也聽不懂,還有可能遭罪,甚至有絕大兇險。”
上到頂層,俯瞰四野,天地更見開闊。
這回上來的仙神就少多了,顧佐數了數,連上自己,一共也才二十四位,諸位大仙帶來的門人弟子,包括靈安客等,都沒有上來。
二十四個席位分兩列成雁翅排開,半圍住了正中央一個巨大的太極圖。
顧佐位于左列末席,他的上席是曹國舅,對面是王欽,王欽的上席是藍采和。
坐下后,就見上首處,火龍真人和呂洞賓還在相互推讓,呂洞賓道:“一日為師,終身為師,真人當年傳道授業,嵒永不敢忘,請首座。”
火龍真人道:“成仙合道之后,便是達者為師,今日特為聽你講道演法,洞賓莫要謙讓了。”
在眾仙敦請之下,呂洞賓正首座之位。
沉吟片刻,呂洞賓道:“去歲我入奉玉清內相,得大天尊授真文天書,傳演繹洞天、開創世界之道,有諸多不解,也有諸多感悟,今日遍邀各位,試與諸道友言之。”
這是要闡述神識世界演化之道了,眾仙大感振奮,肅然俯首,皆言“愿聆教誨”。
呂洞賓開講,道:“此道出於空洞自然之中,生天立地,開化神明。上謂之靈,施鎮五岳,安國長存,下謂之寶,靈寶玄妙,為萬物之尊。”
“我問天尊,此道之初,是何光景?天尊言:當其時也,天地未根,日月未光,幽幽冥冥,無祖無宗,靈文晻藹,乍存乍亡。二儀待之以分,太陽待之以明……”
“我問天尊,以何為象?天尊言:是時天降十二玄瑞,地發二十四應,上慶九天之靈奧,下贊三天之寶文……”
“我問天尊,玄瑞、地應,當以何引動?天尊言:一者是時無天無地,幽幽冥冥,靈文晻藹,無有祖宗,運推自來,為萬氣之根,空洞結真,氣清高澄,成天廣覆,倏欻自玄。二者是時二象分儀,氣流下凝,開張厚載,一時成形。三者是時三萬六千日月一時同明,照曜諸天,無幽不徹……”
呂洞賓侃侃而談,先講如何啟十二玄瑞,接著講如何發二十四應,既有他當日求教元始大天尊的對答,也有他自己的個人領悟,洋洋灑灑,不下萬言。
最后,又談到如何行功,也就是如何比照現實中的十二瑞、二十四應,將其映射于神識。比如春分時節如何起坐,如何冥目存身,如何服紫氣等等,諸般玄微之法,盡述周詳。
如此**,當真是無私無藏了,眾仙凝神傾聽,各自思索。
也不知講了多久,呂洞賓終于講述完畢,接著是眾仙發問,有些問題呂洞賓當場回答,有些問題,呂洞賓也回答不了,于是眾仙討論,你一句我一句,相互推測、相互啟發。
討論之間,若有所得,便可至樓下幾層尋個雅間參悟、修行,參悟完了再回九層討論。
如此近月,能說的都說盡,眾仙不再多言,于是呂洞賓道:“請諸道友試演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