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感驚訝的還不是諸菩薩、諸羅漢,而是同為護法天王的魔家四將中的其余三位,除了驚訝于顧佐的修為,更對魔禮海大家贊譽,魔禮壽嘆道:“三弟修為大進,竟如此精進圓融了么?”
魔禮青點頭道:“他近年似乎大有所悟,道佛兩家功法都更上一層。”
魔禮海干脆道:“已超我輩!”
香集佛國世界中,都沒有得手的雙方暫時停了下來,魔禮海很是意外,顧佐則信心大漲。
猶記當年初至混沌世界,魔禮海就是不可仰視的存在,如同大山一樣,壓在顧佐心頭,壓在每一個南吳州修士的心頭,其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,都是為了再次相遇時不至于成為被人隨意捏死的螻蟻,希望能夠擁有基本的自保之力。
今日近戰,顧佐終于可以向所有當年從通道玄都世界逃出來的人道一聲:“咱們不用怕了!”
“魔禮海,是不是很意外?是不是很不可思議?來,離我近些,咱哥兒倆接著好好嘮嘮,你不是還有碧玉琵琶嗎,用起來啊?對了,還有道兵術,趕緊的,壓箱底的絕招都趕緊使出來,否則悔之晚矣。”
沒錢看小說?送你現金or點幣,限時1天領取!關注公·眾·號【書友大本營】,免費領!
魔禮海依舊一言不發,卻緩緩將碧玉琵琶摘了下來,亮銀槍是他的勇力,碧玉琵琶則是他對大道規則的領悟,真仙帝君級修為的真本事。
顧佐領悟的大道規則同樣不少,甚至遠遠超過魔禮海,唯一的差距在于他的理解是片段的、零散的,尚未最后構建從頭到尾完整的規則整體,他的規則世界還欠缺最后幾塊拼圖。
魔家四將領悟的都是地火水風,魔禮海的偏重在于以音律演化地火水風,如果可以將其分解成四塊子項的話,那么顧佐的領悟或許超出二十四塊子項,從數量上完全壓倒魔禮海。
但魔禮海的四塊子項是連成一體的,構筑了他認知世界的完整規則鏈,相對而言,顧佐認知的規則子項雖多,卻缺少一個載體將它們貫穿融通,并沒有成為完整的一條規則。所以魔禮海是真仙帝君,顧佐是臨門差一腳的資深合道。
這就是兩人之間的差別,至于雙方在真元雄渾上的差距,在斗法技巧和法寶的幫襯下,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的。
見魔禮海準備動用碧玉琵琶,顧佐也加緊構筑規則模型。
從進入香集佛國開始,他就在感知這座佛國世界。必須驚嘆于虛空藏菩薩的大威能,他所構筑的這個神識世界幾乎帶有一切完整世界的屬性,空間、時間、冷熱、風云、塵土、水流……甚至連生靈都已經具化,唯獨缺乏的,是天地的律動。
換句話說,略顯呆板,沒有靈動之氣。所謂靈動之氣,表現形式萬千,比如顧佐演繹過的二十四節氣,便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形式。
這就是諸多佛國世界最大的問題,依附于須彌天而存在,沒有可以獨自存在的天地律動。
雖然神識世界固化具現,卻無法脫離須彌天而單獨存在,這讓諸多佛陀、菩薩無限接近金仙的同時,也讓他們永遠無法走出金仙的最后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