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音天女道:“這是有名的顧賢者,若是他點頭,還怕不帶你入席么?”
那和尚這才小心翼翼取出厚厚一冊經文,呈交顧佐,顧佐接過來一看,眼前頓時一亮,開口贊道:“好字!”
通篇小楷文,法度森嚴中蘊含著瀟灑靈動之勁,字里行間行文布局間錯有致,時疏時密,更有股道家飄然出塵的氣息,如山水圖卷,觀之愛不釋手。
顧佐將手抄本拋給妙音天女:“你看看,難怪被人爭搶,好字啊。”
妙音天女翻來翻去,不時微微點頭,看罷交給顧佐:“賢者喜歡?”
顧佐道:“能否將他引入法壇聽法?”
那和尚叫道:“坐在邊角即可,無席亦可,只求入內聽法。”
妙音天女喚來一個婆羅門,讓他引和尚進去,使了個眼色,示意他盯緊,那婆羅門答應著,將和尚帶向大梵天壇的側門,從那邊進去了。
顧佐向那兩個爭執而未得的僧人拱手致歉:“今番奪兩位師傅所愛,佐實感愧。”又向妙音天女道:“能否皆幾塊金玉之物,以為彌補?”
妙音天女笑道:“賢者品格高潔,小女子欽服。”于是令人送上金玉相贈。
那兩人不敢領受,恭敬告退,身后又綴上了兩名剎利......
經此耽擱,顧佐也來不及再入靜慮寺和大梵天王、空海大師相見,直入大梵天壇下的顯位,落座于金絲蒲團上。
剛剛落座,大梵天王便陪著空海大師登壇了,簡單介紹之后,場中千人共祝普賢菩薩,便由空海說法。
大梵天坐到顧佐身旁,兩人相互頷首致意,望向法壇上的空海。
空海披著大紅袈裟,頭戴法冠,面色莊嚴肅穆,開口道:“十住心者,不僅適于判教,也可示真言行者之自心實相與凈菩提心之開發次第,以及大日如來普門之德之差別相。所謂十住心,依次為異生羝羊心、愚童持齋心、嬰童無畏心、唯蘊無我心、拔業因種心、他緣大乘心、覺心不生心、一道無為心、極無自性心及秘密莊嚴心,今奉大梵天王之命,與爾等說之,共研其道......”
大梵天輕聲道:“十住心論,首聞于空海,其人必證羅漢果位,早晚而已。”
望著壇上侃侃而談的空海,顧佐禁不住一陣恍惚,當年的稚嫩小和尚,如今已成一代高僧,不由點頭:“果然慧具圓融,法相端嚴。”
“......至如空華眩眼,龜毛迷情,謬著實我,醉心封執,渴鹿野馬,奔于塵鄉,狂象跳猿,蕩于識都,遂使十惡快心日夜作,六度逆耳不入心......”
顧佐打開剛到手的《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》,翻開首頁,查找第十豎行,第六個字——“往”。
“......無緣起悲,唯識遣境,則二障伏斷四智轉得;則一心寂靜不二無相......”
顧佐繼續翻頁,查找第二行第四個字,第一行第二個字,又得了“云”、“悅”。
接著是“......十地不能窺窬,三自不得齒接......”顧佐得了個“宮”。
連起來是“往云悅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