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徽天子便是南土大唐的天子,至德天子,當然是東土大唐的天子。這是李亨的第一次正式出訪,讓他雀躍不已。
顧佐敢把李亨弄到南土大唐來見他太爺爺,當然是發現兩個大唐皇室雖然都姓李,其實并非同一家族。
被永徽天子迎入長安后,觀看了南唐李氏祖輩畫像,他就確定,年號雖然相同,但此爹非彼爹。
后來想通了也就釋然了,通道玄都世界是田谷十老的神識世界,純屬臆造,與主天界四大部洲沒有因果,兩邊的人物當然也就不是分身,自然也就不存在諸天碰撞之憂。
于是他第一時間就把干兒子李亨接了過來,命他出訪南唐,建立東唐和南唐之間的外交關系。
“這座終南山,和孤當年在通道玄都世界時是一樣的啊!”登上山頂,遙望四野,李亨感慨道。
“兩唐原本便是一家啊,今后你我當如兄弟往來。”李治微笑道。
“好啊,都是姓李,本該是一家人。只是,有個問題……”李亨忽然犯愁。
“國君請說。”
“您的年號和尊諱,與我家高宗皇帝相同,將來簽署太師所說的兩唐睦鄰友好合作協議時,該怎么簽?我不好向國中臣工交待。”
曾祖和曾孫簽訂睦鄰友好協議,的確有點怪怪的,雖然南唐這邊不存在這個問題,東唐這邊卻會出現一定困擾。
李治是個好人,心地善良,愿意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,為了避免尷尬,他甚至沒有告訴李亨——我有個孫孫也叫李隆基,他還打定主意,回長安后查一查,李隆基有沒有個兒子也叫李亨,如果有的話趕緊改名,名字也想好了,浚或玙都不錯。
這種一家子重名的事情,確實有點困擾。
因此,他詢問李亨:“國君有何良策?”
李亨想了想,道:“不如由政事堂代為簽署?我朝楊相可為簽字人。”
李治表示同意:“那我就令長孫太尉代簽。”
李亨好奇道:“是長孫無忌么?”
李治點頭:“國君前朝也有叫長孫無忌的?”
李亨笑道:“不錯,長孫太尉,同中書門下三品,揚州都督,永徽年間主持朝政。”
李治有些失神:“國君可否將貴朝長孫太尉的畫像送來一觀?”
李亨道:“當然可以,想來也不會是同一個人,名諱相同而已。長孫無忌和楊國忠簽署協議,雖然也有些怪,但總比你我簽署好一些……”
說著,忽然想起一事,問:“國君朝中可有許敬宗其人?”
李治點頭:“有,貴國前朝也有嗎?”
李亨捂著嘴笑個不停,在李治好奇的追問下忍不住解釋:“長孫無忌死在許敬宗手上了,哈哈哈哈……”
兩個李唐天子沿著山道漫步,一路暢談,李亨時不時捧腹大笑,李治則不停撓頭。
走著走著,李治忽然想起來,問:“白虎神君呢?”他們本來陪著顧佐登山,聊著聊著,顧佐人沒了。
李亨道:“無事,我家亞父經常這樣,說不定什么時候就領悟一條大道規則,然后閉關去了,我們都習慣了,否則他怎么會短短數十年成就真仙帝君之境?天賦使然,羨慕不來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