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佐將自己藏在山河鼎中,又將山河鼎送入洞府世界,這一招法其實用過兩次,一次是對陣峨眉群仙,另一次是對陣魔家四將。
其中的區別在于,他這次用的是山河鼎。
而山河鼎在送入洞府世界后,立刻被洞府世界消化吸收,成了洞府世界的根基。
有此根基,世界立刻開始震動,小鎮后的桃林小山開始演變,最核心的地帶演化為終南山,其余山體也分別向東西南北拓展出去,隆起了五座高山,顧佐分別對應著方位確認,正是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北岳恒山、南岳衡山、中岳嵩山。
當然,此刻的五岳并沒有名字,于是他勒石記碑,予以命名。
又有江河奔騰,涌入大海,四條主要干流名之江、河、淮、濟四瀆,其支流八條名為渭、洛、漢、沔、穎、汝、泗、沂,此為八流。
原本不大的洞府世界終于擴展為廣袤的世界,九州之地盡現,山川海河都與山河鼎上天然形成的輿圖相合。
此界此域、此山此水并非末法世界中的界域山水,為上古之象,縱橫來去不知幾萬里!
顧佐繼續在九州大地精心辨識,把河之源標為昆侖、江之源標為岷山、濟之源取名王屋、淮之源明名桐柏。
忽然想起一事,所謂五岳歸來不看山,既有五岳,怎能沒有黃山,于是仔細尋找,終于在江之南、湖之西一帶找到了這座他最喜歡的名山。
可入山一游之后,發現這山和自己記憶中的黃山有一成不同,別看只是一成,卻失去了黃山的險奇之趣。
思忖多時,在儲物盒中搜出件法斧,照著記憶中的模樣,對其中的許多山頭開始削劈起來。
這一干就是三個月,完成的時候,就好像做了件心愛的玩具,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,覺得差不多有了鬼斧神工之象,這才滿意的收手。
洞府世界演化完成之后,如仙界和酆都世界一樣正式關閉,恒翊三界形成了徹底封閉的世界之環。
這一晃就是半年,顧佐推算著日子,覺得不把穩,依然不敢露面,也不敢挪窩,生怕露出破綻,驚動了外間說不定還在搜尋自己的勝樂王佛。
佛門高僧一個大定往往就是數年、數十年,半年時間實在太短,保不齊勝樂王佛還在外面坐等,于是待在恒翊三界中,繼續演化各種大道規則,于規則的演化中發現問題,修改漏洞,務必使世界達到自我完善和調整的功效。
他的謹慎小心確保了自己的安全。
這半年里,勝樂王佛并沒有離開,高坐于云端之上,誦持“根本咒”、“心咒”、“近心咒”和“護甲咒”,此勝樂四寶咒可加持氣脈明點,與世間萬物親近無礙,感知周遭可察及不可察之變化,最是細微入見。
某一天,虛空藏菩薩自遠處而來,覷見云端之上高坐的勝樂王佛,上前參見:“未知佛陀在此,可有甚要緊事?”
勝樂王佛睜眼微笑:“無他,行至此間云起時,心有所感,故而靜心體悟殊勝功德。爾來何為?”
虛空藏菩薩道:“我那勝花敷藏寶園中落了幾片葉子,想起年前曾過此處,故此回來找尋。”
勝樂王佛伸出一手,指尖夾著三片晶瑩透明的玉葉:“便是此物?”
虛空藏菩薩接過來,道了謝,然后告辭。
勝樂王佛繼續閉目誦念四寶咒,查察萬物。
再過數月,勝樂王佛偶然睜眼,將周圍幾朵白云扯拽過來,堆積成云山,護住了自己和“身如意”壇城大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