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,又是六朵來自東唐的戰云抵達,遷來了上千東唐百姓,令顧佐有些意外的是,押運者是蔣小豬。
“小豬,你終于合道了!”顧佐異常欣喜。
“慚愧,奔三百歲走的老頭了,再不合道,就真的愧對洞庭派列祖列宗了。見過神君!”蔣小豬拱手向顧佐問安。
顧佐猶記當年和蔣小豬的點點滴滴,一起在麗水詔被掃了青蹲過班房,一起在前往黑山詔的路上殺過人,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小豬二話不說送來了大筆資金,而在自己發達以后,小豬卻從沒開口求過自己。
蔣小豬甚至也沒有習練搜靈訣,完全靠著自己洞庭派的功法一路合道成功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顧佐是比較欽佩蔣小豬的。
這次他帶來的,是整個洞庭派門人弟子及他們的家眷,相當于舉派搬遷。唯一的要求,就是希望能單獨聚在一起,保持洞庭派傳承不滅。
顧佐當即答應,先把人安置了,找了處大湖,直接將其命名為洞庭湖,將整座洞庭湖和沿湖十里之內的土地都劃給了洞庭派。
安置的事務交給幾個徒弟,蔣小豬則過來和顧佐說話,望著下面忙碌的洞庭弟子,他很是欣慰。洞庭派在南吳州的二百年里,都聚集在兩棟高樓里,蔣小豬已經許久沒有感受到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土地是什么滋味了。
“怎么想的?舍棄東唐繁華,舉派遷徙到這里,小豬你是真有魄力啊!”顧佐大贊。
蔣小豬笑了笑,道:“記得通道玄都世界毀滅之前,就選擇了跟著你的腳步走,這次你建恒翊天,我當然也要跟著過來,這不是來對了?我重新拿回了洞庭湖,宗門在我手上獲得了新生。”
湖邊一處山麓豎起了牌坊,牌坊上刻著“一鳴閣”三個字,看著這三個字,蔣小豬眼眶都濕潤了,不停的喃喃道:“終于恢復宗門了,不負所托……”
顧佐道:“誰能想到,傳承洞庭的人,竟是你……”
二人談論多時,蔣小豬道:“這回來見神君,也是想問問,我是上天庭為司命,還是于此聽用?”
顧佐道:“如今我這里人手不足,便委屈你幫襯著些。”
蔣小豬搖身一變,成了東唐這條線的押運人。
他連續在半道上轉接了兩批東唐百姓之后,回到了東唐,開始組織一批遷徙者。他將目標放在了當年一起因掃青而結識的獄友身上,比如已經煉虛的陸嶠、張莫問,尚在元嬰境圓滿期的劉滿倉、木道人,當然也有陸嶠的好友王三禾等等,都是追隨顧佐躍遷混沌世界的老人。
這也是蔣小豬和顧佐達成的共識,當年的老友們不能忘了,愿不愿意離開東唐的繁華且不說,可以在恒翊天給他們一片封地,讓他們重開宗門。
站在顧佐現在的角度看,百花齊放才是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