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然后呢?耶穌死了,不過即便耶穌死了,按理說作為邪神頂點的一小撮人,耶和華也不至于會被他們所擊敗殺死才對吧。”
林業,或許是這些天來,確實憋壞了,口中已經沒有把門。
或許這跟他的心理,開始轉變有關。
“是的,但是不要忘了,那個時候,也誕生出不少掌握著超凡力量的普通人,其中就以十二門徒為最,而且被趕走的血神一眾,自然也不會甘心,在祂們的干預一下,也正是因為如此,主敗了,在不敢置信下,被自己的信徒所殺死。”
“怨恨使得我主的執念,在這幾千年來都未曾消散,而黑暗教會就是建立在這個的基礎上,不過這也就預示著,我們的底蘊不如其他兩家教會。”
林業明白過來了。
的確。
耶和華死了,剩下的只是祂的執念,如果用他們邪神的那個角度來講,也未嘗不是沒有復活的辦法,畢竟死亡對于他們來說并不一定是個終點,前提就是聚集自己的力量。
但是。
正因為祂的死亡。
也就導致祂的信徒們,無法像其他教會那樣,獲得祂們賦予的物件等等,用來擴充勢力,強大己身,而這就好比一個惡性循環。
不過這里也有一個問題,圣光教會為何在耶和華死亡后,還能混的風生水起,好像一切都不曾改變一樣。
不過林業隨即就想到。
圣堂教會的那群人將耶和華殺死時,可是獲得了祂的全部。
就算當時一張沾染了祂血液的布條,放在如今想必都有莫大的威能,即便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削減,但也是一個龐然大物。
成也耶和華,敗也耶和華,圣光教會算是吊在這顆歸屬權已經屬于他們的樹上了,誰也搶不走。
至于為何他們會殺死自己的信仰這個問,林業大概也清楚了。
當初耶和華所謂的死后投入他的懷抱,就是圣光給予的榮耀,也全都當是放屁,也就騙騙愚者罷了。
想來。
如若腐蝕當初的環境使然。
人類在這群邪神的群狼環視下,不得不做出妥協,來保證性命,當時的人們,大概也不會去信仰一個本就是入侵者的邪神。
甚至還將其親自偽裝,打包,翻身一變成了人類的救世主吧。
所以。
人本無信仰,只因他有了需求。
好吧。
林業對于這種,三個教會從古時代的各種糾葛表示吃瓜,不過也給他提個了醒,那就是他也沒有想到,三個教會的來源如此的深。
不過讓他選擇的話,他還是會選擇圣光教會的。
畢竟他們至少明白事理,而且那群人所做之事,對于人類來說是有利的,如若將行事者換成他,他也會對耶和華下手。
不為其他,就為一句“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,活該誅之”。
而且他們本就是相互利用的關系,既然都利用完了,難道還等著對方日益做大?
等那個時候,沒了牽制,人類難道真的就安枕無憂了嗎?不,絕對不可能,先不說耶和華的目的,至少當時高層應該都是知曉里面的彎彎拐拐。
或許。
這其中。
就是為何他們迫切需要殺死耶和華的原因所在,那怕是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,拼著對方盛怒的怒火,粉身碎骨的風險,也要將這件事促成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