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第一批學員也受到網友的關注,學習不是目的,學好以后能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。
對于這一百名學員,國翔廚師學校也在跟蹤,并且拍攝了記錄視頻。沒有來培訓之前的工作家庭狀態,參加培訓之后的家庭生活狀態。
這需要時間去論證,國翔廚師學校有專門的一個部門就是專門干這個事的,未來會在合適的時候推出這些紀錄片,這也是宣傳的一種方法。
北京,喬志國工作室。
回到北京的喬志國開始了忙碌的生活,影視部的編劇小組,大家聚集在一起正在和喬志國討論劇本。
前段時間,喬志國給編劇組一個特殊的任務。
這個任務就是深入基層,體驗生活,深入北漂人群去采訪去跟蹤。
一開始,大家還以為喬志國這是要弄新的紀錄片呢,現在他們終于知道喬治國要干什么了。
“這些劇本,需要你們重新潤色。在追求藝術價值的同時,要講究真實,還要挖掘故事內的溫馨點……”
喬治國認真的說道。
喬治國準備拍攝的東西,就是《深夜食堂》。
日本原版的《深夜食堂》自然不合適,至于國產片的《深夜食堂》,喬治國感覺太辣眼睛。
最后沒辦法,只能自己動手寫劇本。
在另一個時空,國產版的《深夜食堂》之所以撲街,被網友打了這么低的評分。是因為國產版的《深夜食堂》弄的有些不倫不類。
在華夏,你開個日式居酒屋,怎么看怎么別扭。翻拍不是復制粘貼,畢竟兩國文化是不一樣的。
再加上無處不見的廣告植入,以及一些演技不在線的演員尬演,看的那叫一個折磨。一部暖心的電視劇,硬生生的完成了綜藝節目。
雖然喬志國不是專業編劇,但作為一個觀眾卻知道自己討厭哪里。
一句話:討厭哪里改哪里。
廣告植入砍了,復制粘貼砍了,反正這個世界也沒有日版作為參考,大家不會去對比。
日式居酒屋改成了中式小餐館,這才是大家熟悉的味道。
主角變成了喬志國,一個有故事的老頭。
故事變成了北漂人的故事,有新北漂,有老北漂,有成功的,也有失敗的。有住豪宅的,也有住地下室的。
故事力求真實,這也是喬志國讓這些編劇去調查的原因。這段時間這些編劇每隔幾天都必須把自己調查到的資料交給喬志國,喬志國的劇本里的故事,很多都是根據真實人物的故事改編的。
形形色色的人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北漂故事,每個人內心都有閃光點,都有暖心的一幕。
同時,這部劇最大的賣點是美食,主要鏡頭放在小餐館和廚房。
這些美食不是五星級酒店里華麗的美食,而是普通人最常吃的家常便飯,是街邊攤。
溫馨,接地氣,有代入感,不要尬演技,不要廣告植入,多曬美食,少講狗血故事。
這就是喬志國給這部劇的要求,大家在熱鬧中討論著劇本,對于劇本里的各種細節進行敲定。對于這部劇到底會不會火,大家心里也沒多少底氣。
別說他們沒有底氣了,連喬志國心里都沒多大把握。畢竟在另一個時空,那么多大咖都沒翻拍好,這部劇對于自己現在也算是一個嘗試,反正自己是個新手導演,就算撲街了也情有可原,大不了到時候自己去日本,把日版的給搞出來,來個國外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