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首先問了張十七一些武學的基礎常識,尤其是關于穴道和經絡方面更是問的仔細,答案讓他非常滿意,這些年張云海雖然無法讓張十七的丹田貯氣,但是底子卻打得無比結實,蒙面人可以直接跳過這一環節。
他仔細地解釋道:“十七,你的丹田閉塞,你義父以為你不能修練內功,所以一直教你外門功夫,可是外門功夫再強,也不過是蠻力。
蠻力需要身體的底子去激發,蠻力越強,對身體的負擔也越重,大明開國大將常遇春力大無窮,在軍中從無敵手,可是不到四十歲就突然過世,就是因為蠻力使用過度,直接把身體給摧垮了。”
張十七愕了一愕,自從張云海跟他說過常遇春的事,他便把常遇春當作榜樣來激勵自己,可是沒想到常遇春竟然因外功過強而死,這讓他的心里無端以多了一些憂慮。
他弱弱地問道:“師父,常將軍真的是因為外力用得過猛而過世的嗎?”
蒙面人愣了一愣,一時想不出來張十七為什么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,而且從張十七的表情看來,顯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是在乎。
他點點頭:“一個人如果光練外勁,不練內功,整個身體便會如同瓷器一樣,雖然堅硬,其實卻很脆,這個樣身體每與人撞擊一次,內部便會多一些裂紋,等到裂紋多了,就算沒人碰撞,也碎成粉了。
雖然不能說常遇春的死全是外功太剛猛的原因,但是常遇春對前元作戰之時,每每身先士卒,最終便如同這瓷瓶一樣,完全碎成粉了。”
張十七若有所思的點點頭。
蒙面人繼續道:“真正要成為武林高手,就必須內外兼修,尤其要注重修煉內力,而修練內力,剛需要從奇脈八脈開始。
人體內的奇經共十二條,其中包括陰經六條,陽經六條,又分別為手陰經三條,手陽經三條,足陰經三條,足陽經三條。
而八脈,是指任脈、督脈、沖脈、帶脈、陰蹺脈、陽蹺脈、陰維脈、陽維脈。在八脈中,任脈總領陰經,督脈總領陽經,陰陽經脈在手足陰陽交匯經處交匯,相互轉換,以成平衡。
常人練功,一般先從一條經脈開始,女子多從手少陰心經練起,男子多從手少陽三焦經練起,所練功力,匯入八脈,存于丹田。
常人如果同時修練兩條經脈,兩種功力互沖,一旦同入丹田,就會起大沖突,只要功力稍深就會有性命之憂。
可是光練一條經脈,進展往往十分緩慢,因為十二經互通,而且人體自會平衡,每練一經,都會引起身體連鎖反應,每練的十分功力,最終在其他經脈中消耗**,只有不到一成能最終貯于丹田。
老子有云,天之道,損有余而補不足,功力越深,進展越慢而損耗越大,這也是許多人功力到一定程度,不管再怎么努力都再難寸進的原因。
也有人用一些特別手段在短期之內提高功力,但結果往往是平衡失調,以至走火入魔,功力越高,風險越大,輕則全身癱瘓,重則經脈盡斷,當場死亡,當然也有人取得成功,江湖上往往把這些鋌而走險的人稱為邪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