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十七臉色一變,知道事情要糟!
他想救王嬙,又實在不愿意與李千鈞為敵,所以用盡了生平的演技,拿出所有可以拿出的軟釘子,只是希望李千鈞能知難而退,這樣的話,大家都不傷情面。
這是徐輝祖無數次教徐景永等一眾徐家公子的第一原則,在官場上,如果你無法拿下你的對手,那么,就想盡一切辦法,達到目的就行,盡量別翻臉。
可是,常玉一句話就把他的努力全部給破壞了,他的這句話,逼得李千鈞不得不翻臉!
果然,李千鈞大喝一聲:“張十七,你欺人太甚!”
他舉起手,啪地一聲擊在桌子上,力量之大,讓整張桌子不絕搖晃,都發出吱吱咯咯地聲音,桌子上的碗盆一陣猛烈搖晃,湯水灑了滿桌,眾人一陣驚呼,齊齊退開,以免被汁水濺到。
只有張十七沒有后退,而是緩緩地站起身來,與李千鈞四目相對,眼神里面已經滿是寒意!
李千鈞突然發現,他不知道接下去應該說什么話,他的腦中在回想前些日子,李善長給他們這些李氏子孫開會時所說的內容。
張十七出任東城兵馬司副指揮的職務,本來是一件完全無足輕重之事,一個副指揮,七品官,放在大明朝,這個級別的官員數量比秦淮河里的王八還要多。
可問題在于,這個職務,是燕王和太子向皇上提議,然后由皇上親自下旨御封的,這在大明朝,卻是絕無僅有。
如果皇上和太子以及燕王純粹只是為了獎勵張十七抵御刺客,立了大功,以張十七這樣的年齡和奴仆的身份,完全可以封一個品級更高、只拿錢不辦事的虛銜,可偏偏皇上卻讓他來東城擔任兵馬司的副指揮,這其中的意味可就不簡單了。
放眼整個大明朝,再找不出第二個比金陵城內兵馬司指揮更復雜的官職,這個職位級別雖小,可是卻涉及到金陵城內復雜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民生以及朝廷派系的關系。
真正要在這個位置上干得好,武力、觀察、思考、判斷、分析以及交際的能力缺一不可,文化功底倒反而是其次的,這幾乎是為張十七這種出身之人量身打造的職位。
李善長以為,這個職位并不是皇帝任意封的,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出爐的,這說明,皇帝和太子以及燕王對張十七頗有期許,他們給他這個職位,包含著培養和考驗的意味。
所以李千鈞才會有了二十年以后朝堂之上必有張十七一位的說法,一開始,他對張十七一再忍讓,原因也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