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著這一老一小的爭執,蕭寒也漸漸的明白了事情的大概:老者的生日快到了,名叫悠悠的女孩子,不知道從哪兒淘來一幅古畫,準備作為壽禮送給老者,因為確定不了真假,請老者過來幫忙掌眼,結果,老者見獵心喜,一直磨著想提前拿到這件禮物,可悠悠就是不給他。
看著似乎樂在其中的祖孫倆,蕭寒也不禁莞爾。
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,祖孫倆似乎達成了協議:老者同意暫時不討要這件早晚會屬于他的禮物,但要求在到家之前,多看幾眼。
到了這時候,蕭寒也忍不住回過頭去,想要看看能讓老者念念不忘的古畫,究竟是一幅什么樣的存在。
看到蕭寒轉過頭來,老者并沒有介意,反而是一邊期待的看著悠悠打開錦盒,一邊小心翼翼的提醒道:“小兄弟,咱們可提前說好了,看歸看,不能上手,知道嗎?”
蕭寒微微一笑,說道:“老人家,放心吧,隨便動別人的東西,蕭某還沒這種習慣。”
這話倒是說的不假,想蕭寒曾經也是赫赫威名的大天尊,什么樣的好東西沒見過?這塵世間,能讓他怦然心動的存在,不說沒有吧,那也是屈指可數。
既然不曾心動,蕭寒又怎么會輕易去觸碰、染指那些東西?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
老者小聲的嘟囔著,眼神卻全都放到了正在徐徐展開的那個卷軸上。
但是,隨著卷軸的完全打開,蕭寒的眼神變了,不再是剛才的好奇,而是一片熾熱。
蕭寒從來沒想到過,竟然會是在這里,在這種情況下,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。
這時,老者也發現了蕭寒的異樣,還以為他是被這幅畫給震撼住了,得意的說道:“小兄弟,你也看出這幅畫的不凡之處了?
哈哈,告訴你吧,這是五代宋初畫家李成的《秋山靜釣圖》。
李成,字咸熙,原籍長安,擅畫山水,師承荊浩、關仝,后師造化,自成一家。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,平遠寒林,畫法簡練,氣象蕭疏,好用淡墨,有“惜墨如金”之稱;畫山石如卷動的云,后人稱為“卷云皴”;畫寒林創“蟹爪”法,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,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。
李成的畫,存世的數量極少,且大部分都在各地的博物館,這幅《秋山靜釣圖》據說早已失傳,這次也是因緣際會之下,才被悠悠找到的。”
蕭寒淡淡的笑了笑,并沒有說什么,這幅畫雖然令他心動,但確切的說,僅僅只是畫里藏著的東西,而不是畫的本身。
這時,老者又沖蕭寒招了招手,招呼道:“來,小兄弟,過來看一下,這大師不愧是大師,你看這線條,這用墨,確實堪稱登峰造極啊。”
蕭寒看了幾眼畫上的山水人物,又看了看畫的材質,淡淡的一笑,只是搖了搖頭,并沒有說話。
沒得到蕭寒的回應,并不影響老者的興致,欣賞了半天,才戀戀不舍的看著少女把畫收起裝好。
等到少女再次把錦盒抱在懷里之后,老者這才悵然若失的把目光移開,開口跟蕭寒攀談了起來:“小兄弟,還沒請教你貴姓?”
蕭寒笑道:“老先生客氣了,免貴我姓蕭,蕭寒。”
“原來是蕭小友,幸會幸會。”
老者抱了抱拳,客氣的說道:“老夫姓唐。”
“唐老。”
“蕭小友,你是海城本地的?”
唐老試探著說道:“我看你雖然身有殘疾,但身上自帶一股氣勢,想來應該是名門之后咯?”
蕭寒笑道:“唐老您過獎了,我確實從小就在海城長大,不過,可不是什么名門之后,只是普通人家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