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間,不是第七境!”
“嗨,只是說著玩的,大概是我總是失敗,卻找不到出路所以在瞎猜,只是有時候會覺得可能是這樣子。”
“也許人間,真的不是第七境……”
“這個謎團或許該由你解開。”十八樓主終于放下筷子,站起身,“你的才能不弱于我,也不弱于白瓷,只要好好修行,守住道心,總有一天會達到這般成就,不過能否入人間,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”
嗯,
顧益認真的點了點頭。
“十八樓主,您說吧,關于合道。”
其實以顧益的見識,他對于合道是有了解的,不過正如十八樓主所說,求仙一途重在開悟,
有感而后悟。
多聽聽先輩們的智慧,往往是有幫助的。
十八樓主用手指蘸了水,挑了個木板,兩字一詞豎寫,從左往右分別是:入定、立心、守神、返璞、合道、蕓圣、人間。
寫完之后他雙手一抄,款款而談說道:“修仙七境,這是全部。首在入定,靜而知世界;隨后立心,定而知本我;繼而守神,恒而守其志;最后返璞,簡而明初心。”
“說的便是修行一途,首要是先感知世界,獲得靈氣,而后明悟己心,確認方向,確認了之后守,此乃堅持之意,最后一路走下去亦不可忘記起點,即稱之為返璞。”
“至此為前一個部分的輪回,天下修行者眾,但大部分也就在此間。至于之后的合道,這是另外一個世界,合道的道,在我看來便是天地間的規律,樹木花草春天盛開、秋天凋落,水從高至低,人有喜怒悲愁,這都是規律。”
“但不同的人看到的、聽到的、認同的道不一樣,因而入合道,便是有分別的,廬陽院教的是天地人道,但是我身邊那兩個合的是妖道,我還曾認識一些奇人,有的是茶道、有的是劍道,可以說,道道不相同。卻始終沒有真正的天道。”
顧益虛心求教:“什么是天道?”
十八樓主喟然搖頭,“我亦不知。”
“你是什么道?”
“我本身便不屬于天地人道,”十八樓主一抬頭,手背上便飄起一層雪,“我得悟雪道。”
“那是什么?”
“雪能成花、能成水,形不定故而能有千萬般變化。”
顧益上一次入合道的時候,是人道,人道大概是其中最簡單的了,不過十八樓主說的那些有的他還是不知,便像是劍道什么的。
最初,他的確只以為是天地人三道。
十八樓主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要問顧益:“你想過,你的道是什么?”
顧益說:“我自修仙以來就講究一個順其自然,水到渠成,所以從未想過要特定需要一個道,有些道也許好聽,有些也許不好聽,我都不在意,我在意的是它究竟是不是我心中的道。”
十八樓主欣慰的點頭,“教你這樣的,總歸是輕松些。那便順其自然,便水到渠成,我告訴你的這些不過是讓你不要拘泥于天地人,更不要拘泥于某樣事物,多少可以幫助你省下一些時間。”
顧益知道的,他后退兩步作揖,“多謝十八樓主,雖然你吃了我不少東西,但是該感謝你還是要感謝你。”
“哈哈哈。不必感謝,我大概也是對人間境有些心灰意冷,卻又找不到名師教我,所以便想著若你這樣才能的到了蕓圣,或許能在我死之前讓我聽得一點關于人間的內涵,哪怕就是一點也好。”
這或許是私心,
不過顧益在之前與書雨的談話中就已經說過,
人不能要求你身邊的人都沒私心,為你活著。
那是不成熟的表現。
所以顧益倒沒在乎這種理由,總歸人家是對他好,沒有對他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