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吳成走了沒多遠,就發現一條大路。他對這邊的地理不熟,所以干脆等在路邊,希望能遇到行人問一下路。
沒等多久,有一輛馬車駛來,吳成連忙攔下馬車向趕車人問路。
趕車的說,這條大路通往附近的胡夫莊園。胡夫莊園的主人胡夫是個大地主,擁有大片果園和農田。
胡夫莊園里自然也是有馬的。
菲爾斯的記憶里有這么一號人物,吳成問明車夫的目的地就是胡夫莊園,便請他捎自己同去。
路上車夫和吳成聊天,得知吳成是鐵石鎮的執事后,說胡夫莊園的主人胡夫老爺似乎不歡迎教務人員到他的莊園去。
吳成問為什么。
車夫說,自從胡夫的女兒死后,胡夫性情大變,對雇傭的農民和果農苛刻了許多,也是從那時起對教務人員極不歡迎。
吳成這才想起來,這個胡夫好像是個異教徒。吳成翻閱菲爾斯的筆記本時,里面記有一筆,只是當時自己在尋找晉升任務的線索沒太注意。
異教徒可是稀罕得很,整個人間的異教徒屈指可數。
這些人不會明目張膽地宣稱自己不信奉天堂庇護所,但他們也不會參加任何布道活動,不會對教務人員展現出應有的尊敬。
所謂“世人必有所信”,這句話出自第一座神學院的創建者圣博朗。他主張人一定是有信仰的,不信奉天堂庇護所,那必定是信奉異端。
當然,在人間沒人會公開說自己信奉地獄中的魔神。
理論上任何一個人出生后的一年內,都會進行洗禮,然后請當地的教務人員登記入冊。
但就是有一些人,他們的名字從沒出現在任何一座布道堂的教徒冊里。
這類人便是異教徒了。
紅堡地區最有名的一位異教徒便是胡夫。
如果能將一位異教徒重新感召成為庇護所的信徒,應該是一件莫大的功績。
奇怪的是,吳成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先例。
異教徒們的名字只會在教務系統里流傳,對外沒有教務人員會承認異教徒的存在,這也是天堂庇護所最基本的幾條守則之一。
吳成不想去面對一位異教徒,于是趕快和車夫商量,讓他把馬車轉讓給自己。
吳成愿意出一枚金幣買下這輛車。
這是一輛普通的農家用車,兩個車輪一塊平板,拉車的老馬也已經歲數不小。說實話,放到集市上賣三個銀幣都不會有人要,但吳成出價一個金幣著實嚇了車夫一跳。
“您說真的?”車夫拉停了馬車。
“當然是真的。”吳成掏出一枚金幣放在手心上,“你要答應,這金幣就是你的了。”
車夫老實巴交當了快三十年的農民,還從沒摸過一枚金幣,看到近在眼前的金幣,居然不太敢伸手。
“你的了。”吳成拉起車夫的手把金幣拍在他的手掌上,“車歸我。”
“啊!”車夫趕忙捏住金幣,生怕它跑了一樣,“車歸您,車歸您。”
雖然買下了車,但吳成不會趕車,所以繼續坐在車上請車夫教,順便把車上的農具和草料運回車夫家。畢竟把車夫的東西都扔下車,吳成也做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