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次見面,便是分出勝負的時候了。到底是秦旸成為大智慧的一部分,還是大智慧被秦旸鯨吞,這一切,都在下一次見面有了定論。
‘一百零八位大德高僧的融合,量變引發了質變,大智慧在佛門之中雖是菩薩果位,但即便是被尊為佛陀的佛尊也無法奈何他。想要贏他,初入人仙不一定夠。’秦旸想道。
這次見面,算是窺到了大智慧的實力一角,同時也讓秦旸知曉了自身和大智慧那一列人的差距。
之前預估的進入人仙就可無憂,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太樂觀了。哪怕是有氣血護住神魂,能擋得住奪舍,也不一定能擋住大智慧的佛法度化。
大智慧并未想過奪舍,而是想著與秦旸全面融合,到時候秦旸就是大智慧,但大智慧卻不一定是秦旸。
這種融合,遠比奪舍棘手,而佛法度化,也比單純的精神攻擊更為惡心人。
“大智慧啊······”
秦旸抹除了痕跡,悄然離開。
路上遇到了夏皇,這讓秦旸進稷都的心情都沒了,還是回去研究如何吸收雷刀吧。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十二月初三,一架白金色馬車的傳說在江湖上流傳。
馬車的主人是天都的司天圣君之子司夜,他乘著這馬車,挑戰江湖各派,以各派煉神高手來磨礪自身的劍道。
先是天武會的六當家‘凌峰斬云’白海嵐,又是飛仙宮的云婉書,接著是風云閣、雷門、丐幫等門派。
司夜劍挑群雄,有替丐幫完成煉神榜的趨勢。
每次登門挑戰各派高手之前,司夜還會與其立下一賭約,敗者需要完成勝者一個要求。司夜每戰必勝,而他所贏下的每一個要求,都是讓敗者為其尋找墨家殤旸君的蹤跡。
這個要求并不算過分,也沒有規定時間,哪怕是做做樣子也行,所以敗者們也都不會違反諾言。
漸漸地,江湖上多出了不少追查殤旸君蹤跡的人,順帶著也讓墨家人不得不隱藏得更深。
與此同時,云蒙使團的行程也到了關內道,進入了這個被大夏割讓的區域,已經十分接近大夏了。
為了阻止使團,不乏有人行險暗殺,但在使團隨行高手的護衛之下,這些人都是有去無回。
眼看云蒙使團越來越接近,大夏這邊不少人都是越來越心焦,但夏皇卻是不動如山,叫人不知道其傾向如何。
要知道,十一年前那場大敗,最受屈辱的人非夏皇莫屬。作為大夏歷史上第一個被打得割地的皇帝,夏皇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了,他要是不狠狠報復云蒙,也許在后世史書上就記載,大夏自此而衰,直接把夏皇當成大夏沒落之始。
按理來說,夏皇該是最為痛恨云蒙的人才是,但他現在的反應,卻叫人實在看不懂。
“夏皇最近沒有一點動靜,甚至連早朝都不上,這在現在這時刻,有點不正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