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氣的紊亂轉瞬即逝,但出現的次數卻是頗為頻繁,至少秦旸在發覺有異后的這段時間里,就察覺了兩次。
弦主雖然不懂望氣之術,也沒心思研究風水堪輿,但因其出身緣故,對于地氣也是有所了解的。
大夏的稷都坐落于九條地脈相合之處,從風水上來講,這是九龍爭鼎,稷都便是位于這鼎所在的位置。
大夏皇宮是那鼎,稷都包圍著鼎,將九龍的龍首鎮壓,讓大夏國都處于龍氣匯聚之地。
這在明面上的體現,便是稷都附近風調雨順,天災地禍從未發生,甚至還能讓人才輩出,才俊不斷。
“這么說起來,之前夏皇以氣機震動地脈,令得地龍反復,就頗為不正常了。先父曾經說過,大夏稷都的位置乃是九龍爭鼎之舉。大夏昭明十四年,也就是大夏開國的第三百個年頭,曾有亂軍四起,險些顛覆社稷,那一代夏皇在平定亂軍之后,聽從某位奇人之言,將國都遷到此處。”
“前后歷時三十年,稷都方成,以一朝之國都鎮壓九龍,將九龍爭鼎變成九龍鎮鼎,龍脈不散,稷都不倒,大夏不滅。”
弦主說到這里,笑了笑,“不過我墨家中人不信天命,更不信所謂的龍脈不散,大夏不滅之言。據墨家先人考察,所謂的九龍鎮鼎,乃是統合九條地脈之大勢,將四周山川走勢以稷都為中心化為一體,塑造成一座天然和人為雙重結合的大陣。”
弦主駢指在四周虛劃,給秦旸指出數座大山,“丹陽、玄華、歸州······這九座大山的地勢被勾連成一體,成為這座大陣的九個基點。只要大山不倒,地脈就穩如泰山,絕不會發生地龍翻身這樣的災難。即便是煉虛,也無法撬動地脈,甚至于在稷都方圓五百里范圍內,煉虛強者的法域都要受到壓制。”
一國之都,不缺煉神高手,但煉虛強者便是搜遍全國也沒幾人。在這高武的世界,王朝最需要防備的,非是權臣,而是實力幾如神魔的煉虛強者。
歷史上,不乏有煉虛強者撬動地脈,輕而易舉埋葬百萬大軍,也不乏煉虛強者直入皇宮,刺皇殺駕。
萬人之上的皇帝,在煉虛強者手下,也不比普通人強多少。煉虛強者所戰的位置,甚至比九五至尊還要高上一個等級。
“六十年前,佛尊殺入皇宮,重創元豐帝,世人只知元豐帝遭了重創,之后嘔血而死,卻不知佛尊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若非他及時退走,恐怕這佛門至尊也要隕落在皇宮之中。”弦主道。
“這我倒是第一次知道。”秦旸有些好奇地道。
如此一來,倒也能解釋佛門最后為何要退入西域了,如果佛尊沒受傷,那么即便是強留大夏,也未必不是不可能。
佛門被逼走,不止是因為大夏勢大,也是因為佛尊遭到了重創。稷都方圓五百里,煉虛強者的法域便會遭到壓制,那在這龐然大陣的核心,又該有多強的壓制呢?
“師弟,我這么說,你可明白我說的不正常在哪里?”弦主問道。
秦旸尋思了一下,道:“師姐的意思,難道是說······這龐然大陣壓制的對象,難道也包括夏皇?”
如果夏皇也受到壓制的話······
秦旸微微瞇眼,“大陣可能是出問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