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輪從空中墜下,炎光煮沸滔滔河水,天曌就如太陽女神,焚江煮海,霎時只見水火激蕩,刀劍齊爭鋒,水火相沖,陰陽倒逆。
“陰陽三合,何本化無。”
正當水火刀劍之氣即將瀕臨巔峰之時,楚滄瀾卻是再度出刀,黑白二氣化陰陽,水火二氣皆化無。
刀斬虛空,濃重生輝的刀氣之中,楚滄瀾一刀斬落鳳凰,天曌從空中落到劍臺上,身上一向如烈焰一般的氣勢稍現萎靡。
她未受傷,但卻在刀劍之爭中敗了一招,被楚滄瀾逼退。
“‘天問九刀’,”天曌突然一笑,“天武會的二當家,好生厲害的‘天問九刀’。”
“閣下,還欲再戰?”楚滄瀾持刀靜靜佇立,不露煙火氣,仿佛一直站立在那處一般,無暇的面容生出一層輝光。
“不了,本座現在更想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。”天曌飄然下場。
她其實還能戰,但現在,她卻是有點不想戰。
這個挑戰眾劍者的狂人,天曌想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。
隨著天曌下場,劍瀑再度發出嗡鳴之聲,一絲劍意沒入楚滄瀾的眉心。但和先前眾人那水乳交融般的融洽不同,此時的劍意和楚滄瀾自身的刀意未曾融合,而是激烈碰撞。
“鏘——”
在眾人注視之下,楚滄瀾眉心出現一道劍痕,但那進入眉心的劍意卻是已經被泯滅。那道劍痕之中,實際上彌漫的是刀意。
挑戰眾劍客的第一場,勝利了。
楚滄瀾繼續站在劍臺中心,掃視眾人,“下一個。”
“便由秦某領教楚當家的刀鋒吧。”秦旸上前一步,道。
“請。”楚滄瀾并未因為秦旸比自己弱而失禮,而是抬手做邀請狀。
秦旸手持龍淵劍上前,清亮的劍身上龍氣縈繞,徐徐進入身體。
在他人眼中,秦旸的氣勢漸漸昂然,趨近煉神后期,而楚滄瀾,卻是氣機低弱,降至和秦旸相差仿佛的水平。
“楚某要做的是以刀壓劍,而是用強悍功力壓過諸位劍客,”楚滄瀾淡淡解釋道,“無論何人,楚某都會以相同的功力與其一戰。”
“那秦某要謝過楚當家了。”秦旸微笑道。
話音落下,身隨劍走,不著痕跡的劍氣如龍飛九天,如蛇潛大地,不滯于物,不露于形。
“或躍在淵。”
這一式,源自《易經》中的同名卦象,其意為龍或躍上天空,或停留在深淵。
或躍在淵,無咎。
根據時事變化而隨機應變,便能無有錯誤。
在數返六式之中,這一式的變化,最為無常。
面對這一招,楚滄瀾同樣刀法變化,大拙藏大巧,有法之中蘊無法,以變化對變化。
“女媧有體,孰制匠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