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1賽車沒有方向助力,每次轉彎加上G值,想要轉動方向盤相當于承受幾十公斤的力量,堪稱麒麟臂都不過分。
拉力賽車雖然沒有這么夸張,但是想想看同樣上百公里時速瘋狂漂移過彎,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手臂肌肉力量,怎么保證方向盤的穩定性?
特別是對于頂級賽事來說,失之毫厘就差之千里,本來就在失控的邊緣游走,方向盤多抖那么幾毫米,就可能成為成敗的決定性因素。
健身對于李文峰來說,無非就是一個保持體型的愛好,怎么跟老酒鬼十幾年吃飯的本事比?
但是林向北并沒有說穿,站在他們兩個人旁邊開始倒數道:“準備好了,三、二、一,開始!”
隨著林向北倒數結束,李文峰可謂是把吃奶的力都用上了,一張臉憋的通紅。
這次比之前被秒殺要強了點,僵持了大概一兩秒后,再次被老酒鬼給輕松“干翻”,懸殊的力量差距讓結果依然沒有懸念。
“徐叔我服氣了,你說什么我就做什么!”
李文峰站起來臉上表情有些羞愧,他真沒想到自己抓手腕都掰不過徐朗,當年的飛車王果然有兩把刷子!
老酒鬼還是一貫的冷漠風格,沒有李文峰過多扯淡,而是指著體能計劃說道。
“向北你的訓練方向是肌肉力量,特別是頭頸部的肌肉是重點,這不單單決定你在賽道上的過彎極限,甚至還決定你在事故之后能不能活下來。”
“我明白。”
林向北一句廢話都沒有,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同。
可能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頭頸部肌肉,對于一名車手的重要性。因為身體軀干部位,還可以依靠賽車桶椅來幫忙支撐,而頭部就只有靠著強壯的頸部肌肉維系,總不可能把腦袋給固定住吧。
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名F1車手,就能發現他們的脖子異常粗壯,無論是舒馬赫、還是基米·萊科寧,或者是未來車神漢密爾頓都不例外。
這其中最明顯的,可能就是兩屆F1世界冠軍“頭哥”阿隆索了。本身阿隆索腦袋就比較大,再搭配跟頭幾乎一樣寬的脖子,那種肌肉感就非常顯眼。
老酒鬼對林向北說完之后,就把目光看到了李文峰身上。
“你除了常規體能訓練之外,還要提升自己的方向感跟身體敏感性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李文峰有點聽懵了,加強身體素質這點很好理解,畢竟自己同樣要坐在賽車上面,扛住過彎跟急剎時候帶來的高G值。
但這方向感跟身體敏感性又是什么玩意,跟賽車有關系嗎?
“意思就是車手開到什么路段,你不是用眼睛看的,而是用身體感覺出來的。”
老酒鬼現在已經是按照頂尖的領航員標準,來要求李文峰了。
要知道只要車手速度足夠快,領航員是沒有辦法一邊報路書的情況下,還有時間跟余力去看路的。
簡單一點來說,就是前面有個右拐彎,領航員不是看著車手開過去,而是用身體感覺賽車右拐了。
因為如果等“看到”拐彎過去,再報下一段路書地形,那這時候時間上就來不及!
所以頂級的拉力賽,領航員基本上頭都不抬,用著極快的速度匯報著路書上的內容,然后用身體感受車手是否已經通過這個地點,這就叫身體敏感性!
英國經典汽車節目TopGear,就有一段主持人May客串WRC職業車手克里斯·米克領航員的劇情。
當時米克就說了一句話:“真正頂尖的領航員,是用身體去感受地形,然后預判前方路況。這樣車手才能提前得知路況,做到下一個節點到來前調整車況快速通過。”
“否則可能就抬頭看路、低頭看路書的短短瞬間,車手得不到足夠快的信息反饋,導致比賽發生意外。”
這就是職業車手的恐怖之處,很多細節甚至超乎了常人的認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