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手入場儀式基本上就是露面跟觀眾打下招呼,整個流程也僅僅只有幾分鐘時間,然后所有參賽車手就將前往維修區,選定用哪種類型的賽車進行對決。
這個選定方式可以抽簽,也可以跟對方商量,只要雙方同意就行。
但是林向北跟任志國并不熟悉,而且一位拿過全國場地冠軍的車手被新人擊敗,面子上暫時還是過不去,所以只能讓主辦方用抽簽方式決定賽車類型。
就在車手準備期間,中汽聯的領導做開幕致辭,這也算是大型活動的標準儀式。
然后林向北就聽到了震耳欲聾的尖叫聲音,因為在中國車王爭霸賽之前,還有一場文體明星表演賽,現在就是參賽的文體明星出場時間。
相比較國內這些冠軍車手,文體明星在普通觀眾眼中明顯更加熟悉跟追捧,所以歡呼跟掌聲都比之前要更加熱烈。
看著這種場面,林向北有些唏噓,一場本應該屬于車手的盛筵,結果現在卻有淪為配角的跡象。
“中國賽車真是缺少一個代表性車手啊。”
林向北忍不住還是感嘆了一句,中國賽車哪怕就是十年后,能在大眾眼中叫得出名字的車手,依然沒有幾個。
就如同飯圈里面有一個詞叫做“出圈”,意思就是某位明星,走紅程度不只是在自己固定的粉絲圈子里面,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曉。
說實話籃球能在中國如此火熱,跟姚名能殺入NBA,成為普通大眾眼中的體壇巨星不無關系。
如果賽車界能出現一個類似于姚名的人物,可能會喚醒很多男孩心中,對于速度與激情的向往。
后世中國車壇類似于姚名這樣,具有代表性的明星車手,滿打滿算連一個都沒有。
韓涵可以算半個,馬青驊撐死算小半個。
因為韓涵這個明星車手,真正的知名原因其實跟賽車運動,并沒有多大的關系,而是跟導演的身份。
甚至大多數韓涵粉絲,壓根就不知道他在賽車界有什么成績,還以為跟現在場上的文體明星,比如說林志穎是一個檔次的車手。
所以后世林向北在網絡上,經常能看到有些人提問,到底是韓涵的賽車水平強,還是林志穎更強?
說實話每次看到這樣的提問,林向北都有些無言以對,因為這種問題的出現,某種意義上是對韓涵的一種侮辱,真的是在拿別人的愛好,去挑戰他的職業!
但現實就是如此荒繆,就算中國頂尖的車手,都無人問津。
“那就讓自己成為那個代表性車手。”
一道有些低沉的聲音,從林向北的耳畔響起,他回頭一看,不知道什么時候韓涵已經站在自己的身旁,而且很明顯聽到了那句感慨。
之前在酒店大廳見到韓涵的時候,林向北就差點生出一種想要過去打招呼的沖動。但是他最終還是忍不住了,畢竟這已經是不同的世界,自己跟韓涵就應該如同陌生人一般,沒有任何的交集。
于是這兩天時間里面,林向北對待韓涵,也是跟其他國內車手一視同仁,并沒有展現出特別是的熱情跟態度。
結果沒有想到,韓涵主動找上了自己。
“我會這么做的。”
林向北沒有絲毫的謙虛想法,直接就承認了自己想要成為那個代表性的車手。
重活一世再次站上賽道,沒有點野心那真是白活了!
“那你怎么做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