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之前的0.3秒差距,現在只剩下0.2秒,就看最后一個彎道了!”
打破了很多人的預測,林向北的無剎車漂移并沒有在彎道里面失控,他用著比巴頓更快的速度出彎,從而追回了那0.2秒的落后!
說實話這種無剎車的循跡漂移,并不是林向北第一次這么做,東海國際賽道上最著名的1號組合彎,最快的過彎方式就是全曲線循跡過彎。
只不過用的不是漂移方式,依然還是彎道內切線。
但是相同的點就是都不需要點剎車,全程靠著油門調整彎道里面的車速。
林向北在東海賽道上,做不到組合彎里面全曲線循跡過彎,這是屬于舒馬赫、阿隆索、巴里切羅等頂尖車手的專屬車技。
但是單純一個彎道的循跡過彎,他還是有點經驗的,并不能算是純粹的新手,唯一難點就是需要把漂移結合起來。
幸運的是,林向北成功了,他跑出了彎道在ROC國家杯賽事上面過彎最快速度!
“太快了,這真是世界頂尖車手的操控!”
“最后階段還能拉近跟巴頓的車距,這應該就是硬實力了吧?”
“我相信巴頓肯定也認真應對了,林向北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強大!”
現場車迷們也有些激動不已,這種最后對決關鍵時刻,就算簡森·巴頓不在意什么ROC國家杯成績,也不可能還是那副隨便跑跑的心態。
從他明顯提升的車速也能看出來,巴頓開始認真了!
但就算如此,林向北不但沒有落后,反而還跑出了更快的過彎速度,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畫面!
“拉近了跟巴頓的車距,看來跟你說的不同。”
以舒馬赫對于距離的敏感性,他哪怕不用賽道監控儀器的數據,也能看出來這個彎道林向北的過彎速度更快,兩輛賽車的車距更近了。
剛才維特爾還說林向北贏不了,現在這種局面好像有些不同。
“我還是相信巴頓,他比當年更強。”
維特爾嘴中的這個當年,就是舒馬赫還在職業賽道時期的巴頓。
那時候的巴頓除了04年有過爆發,后面立馬滑落到谷底,給人一種曇花一現的感覺。
而且就算爆發巔峰期的巴頓,遇到的也是同樣處于五連冠時期的舒馬赫。在這位德國車神的眼中,沒有亮眼的圈速,沒有侵略性的駕駛,很難給他什么深刻的印象。
但是幾年過去了,現在的巴頓就如同他的偶像普羅斯特一樣,有著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的氣質,一旦你忽視他的存在,就會把自己給陷入危險的境地。
事實上也是如此,后世就算他跟漢密爾頓做隊友的那幾年,雖然往往單圈速度跟發車位置靠后,但是年度積分上卻總能持平或者戰勝對手。
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,這位“平庸”至極的英倫紳士,就連漢密爾頓都跑不過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