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謙恍恍惚惚跳下馬,來到張羽馬前,躬身說:“將軍,我已完成誘敵使命,前來向您復命。”
陶謙畢竟是大儒,是滿腹學問之徒,說話很講究。張羽取得大勝,他陶謙也有誘敵功勞。
張羽沒有下馬,因為陶謙的軍職比他低了很多,他沒有必要過于謙虛,張羽朗笑說:“陶都尉,你誘敵有功,這功勞我會上報車騎將軍和朝廷。”
陶謙大喜,眉開眼笑說:“多謝將軍。”
張羽說:“請協助我抓俘虜,并把繳獲運回美陽。”
陶謙躬身大聲說諾。
張羽知道陶謙將來會先當徐州刺史,又當徐州牧,也是一方諸候。陶謙如此恭順,讓張羽覺得非常好笑。陶謙雖然將來會當徐州牧,但只是當了劉備、呂布和曹操等的陪襯。在浩蕩歷史進程中,陶謙并沒有多大亮眼作為。這人搞學問也許是把好手,當諸候就屬于拔苗助長。
張龍押著一位高大威猛將軍過來,張羽仍然沒有下馬,敵將穿著的鎧甲布滿了鐵銹,大量的水從褲管流出,臉上有多道新鮮傷痕。
張羽心中有數了,這人可能就是李參,假如地位稍低,沒有這種氣場,張龍也不會親自押來。
敵將來到張羽面前,并沒有下跪,他大聲說:“我乃隴西郡太守李參,字相如,隨韓遂邊章等起事,目的是清君側,消滅天子身旁禍國殃民閹黨。”
“清君側”這個口號與行為貌視很正當,歷史上蕃王作亂,打的也是這種旗號。
當張羽得知眼前的人就是叛將隴西郡太守李參,不由大喜,這位可是叛軍中的主要將領,張羽前來目的只是搶戰馬,沒想到此戰竟然抓獲了這么重要的人物。
張羽才不管“清君側”口號與行為正當于否,只關注系統允不允許自己抓歷史人物,看來李參在歷史上影響并不大,系統并沒有任何提示。這種人屬于陰溝里的泥鰍,翻不了大浪。
張羽朗聲:“李參,你作為朝廷命官,理應守土衛疆,然你舉兵造反,導致生靈涂炭,綱紀廢弛。現已成為階下之囚,不思悔過,還信口雌黃說什么清君側,天子的事情用得著你這個邊疆小吏操心嗎?”
張羽對張龍大聲說:“押下去梟首送洛陽。”
張龍把大槊剛平舉,李參就撲通跪下,大聲說:“將軍,我有重要密報。”
張羽的眉頭皺了皺,冷笑說:“密報?是不是軍事情報?”
李參搖頭說:“比軍事情報重要百倍,涉及大漢興亡。”
張羽的眉頭擰成一股繩,心想,什么情報如此重要?不會是涉及漢靈帝吧?張羽的心一動,必須聽聽,因為系統現在不許張羽殺影響歷史進程名人,萬一有人因為張羽的穿越,而圖謀殺了漢靈帝,破壞了系統制定的規矩麻煩就大了。老子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,一切都非常順利,絕對不允許任何因素破壞老子系統升級!
張羽向張龍擺手,張龍退后。
張羽對李參說:“說吧!我會根據你說的密報的價值,決定你的生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