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政府估計也不知道,以后這里將會發展得這么好。
這么好的地方,自然輪不到普通老百姓享受。等過幾年,臨近曲江的地方,將會建造大量的別墅和高檔樓盤,價格高昂,一般人負擔不起。
這種樓盤能給社會帶來多大價值?
還不如給我建公司!
普通人不知道這片區域未來增值幅度驚人,但作為政府一把手、二把手,卻心知肚明。這片地方,是要打造成西京城的名片的,規劃都已經做好了,這里將被打造成文化產業示范區,而不是高新技術產業。
“何不選這片區域?”孫書記指著西邊的一塊地說道,“這里將被打造成高新技術產業園,配套也會好一些。”
蔡東豐搖頭,后世西京城的高新園的確有不少企業,但與鵬城的相比,就沒有任何優勢了。
蔡東豐說道:“孫書記、陳市長,我已經研究出了不少非常先進的醫療器械技術,我有信心能夠擊敗思光,成為我們國內醫療器械設備的領頭羊,甚至擊敗非普、通遼等國際大企業,成為全球的領航者。如果能夠落戶在這片區域,將會帶動多少產業?我敢肯定,以后這家公司,絕對能夠成為我們西京城的名片。”
“說起鵬城,人們會想到企鵝、想到華威、想到思光、想到大華基因;說起杭城,就會想到阿里、想到吉利、想到娃哈哈;甚至歷史地位遠不及我們的島城,也有內褲兄弟。當談及我們西京時,人們想到的只有古都、只有歷史、只有遺址,連一家知名的企業,都說不上來,這豈不遺憾?”蔡東豐接著說道。
當然,大華基因現在還沒有后世有名。等再過幾年,鵬城的龍頭企業,還會多一個做無人機的,大漲國人臉面。若不是思光就在這里,他鐵定會將公司開在鵬城,這里太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了,天然有基因加成。
現在,只能退而求其次。
“西京城高新技術企業實力不強,我那位學長創的海星,算是我們這里民營科技企業的龍頭了,但其營收還比不過我的運康電子!”蔡東豐接著說道。
這句話一說,兩位領導的臉色頓時又黑又紅。
沒辦法,蔡東豐說的是事實。
更讓人難過的是,海星的創始人與蔡東豐竟然是校友,還能說什么呢?
只能說交大出人才。
“文化要搞、旅游要搞,但高新技術更要搞。”蔡東豐說道,“我要做的,就是成為西京城的名片,當人們一提到西京,就會想到我們的醫療器械!”
“說得好!”南校長和郭院長拍掌而且,大聲贊嘆。
孫書記苦笑,說得是好,但落戶高新園,同樣也可以成為西京名片啊!為什么非得選擇這塊區域。
如果蔡東豐知道孫書記的想法,恐怕會說:“難道那些別墅能落戶曲江,我的公司就不能落?”
和尚摸得我摸不得?
文化產業可以搞、公園也可以搞,但別墅就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