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監護系統可不是標準化軟件,它只支持醫神出品的監護儀。想要省下系統的錢,那意味著以后的監護儀,最好還是買醫神的。
這便是排他性。
如果用“萬國牌”監護儀,中央監護系統可搭不起來。
蔡東豐說道:“這是我的名片,如果有任何問題,都可以給我打電話。”
“好的!好的!”尹偉受寵若驚,連忙接了名片。
從本質意義上說,蔡東豐今天就是醫療代表,只不過他的身份特殊,沒人將他當醫療代表罷了。。
醫療設備由于銷售量少,很多醫療器械公司都將自己的產品交給銷售公司,讓它們代為銷售,以減小營銷開支。
但是,這種方法也有問題,那就是醫療器械公司沒能直接面對客戶,客戶的聲音很難傳到設備公司的耳朵,即便傳過來了,由于經過了層層中轉,意見也與客戶的本意有了差別。
這也導致了,很多時候設備明明不符合醫生們的使用習慣,但醫療器械公司不知道,下一代產品依舊不改正。
后世,各大醫療器械公司知道了其中的弊端,開始建設自己的營銷隊伍,并且深入醫院調查,直接獲取醫生們的建議。
以客戶為中心,可不只是說說而已。
蔡東豐今天來做的,就是調研產品的使用情況。
轉完了腎內科,他又跑了另外幾個科室,看到有用micro監護儀的,就上去瞅兩眼,并且與醫生和護士們溝通一番,然后發一張名片。
只可惜,沒有得到有效的意見。
蔡東心中暗道:“可能是樣本量太少了,所以得不到好的建議。”
在產品推出之前,要盡可能減少BUG。
附屬醫院算自己人,即便產品有問題,還可以好好修改。真要流入市場才發現問題,那很影響公司形象。
本來就是新公司,會被人戴放大鏡看,也更加苛刻。
上一世,蔡東豐在非普,有時會遇到差別對待。
自己的產品有問題,客戶們會說:“哦,條件限制,這也是沒辦法的。”
如果是自己國產競爭對手有相同問題,客戶們則會說:“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,產品真是差啊!”
每當這個時候,蔡東豐都有些悲哀,國人對自己人何其苛責。即便這種苛責,對自己公司有利。
當然,這種人漸漸少了,越來越多的人,對國產設備有了耐心,愿意去理解。
蔡東豐不想去考驗國人,更想要一開始就把設備做完美。
“沒有完美的產品,只有不斷完善的產品。”系統說道。
蔡東豐點頭道:“這句話說的有深度。”
回到公司,趙陽君過來找他,說道:“蔡總,我們是否要派些人,到醫院去做一個推廣?”
蔡東豐原本想答應,但突然靈機一動,說道:“不用,我們召開一個產品發布會,我直接上臺演講。”
“產品發布會?”趙陽君有些疑惑,“這能行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