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已經臨近中午,但超聲科外照樣人聲鼎沸。
相比其他科室,這里的氛圍稍微好一點點,因為能夠親自來照彩超,說明身體狀態還行。
蔡東豐對彩超很了解,前世也不止一次去過醫院的彩超室,對他們的運營特點很了解。
“咦?竟然有一臺D6?”蔡東豐突然發現,某一個房間里放著一臺思光出產的D6。
這臺設備蔡東豐比較熟,因為前兩天在醫博會里看到過,是思光醫療出的第一臺彩超。
科室里僅有一個人,但并非醫生,因為他沒有穿白大褂。
蔡東豐和華凡江兩人走了進去,站在那人的身后。
此人正蹲在地上,拿著螺絲刀,專心的拆卸D6。或許是太專心了,沒有發現兩人的到來。
蔡東豐沒有發聲,這是一個了解D6內部構造的好機會。
展會上,是不可能拆開機器看的。
而上一世,蔡東豐拆過不少競爭對手的機器,但D6還夠不上資格。
等到思光醫療在彩超上的技術迎頭趕上時,已經過去十來年了,D6早已退出了市場。
能夠在醫院里拆思光的設備,估計是思光的工程師。而且,他脖子上還掛著工牌,與展會時看到的差不多。
“思光的彩超,賣到了中醫院嗎?”蔡東豐驚訝道。
剛才路過幾個彩超室,里面無一例外不是外企的設備。甚至,蔡東豐還看到了兩臺非普的Diti3,也就是那個冒充中端產品的低端貨。
不知道這個時候,非普給它打好補丁沒有,等下要好好問一下這里的醫生,避免出現如彭老師那樣的醫療事故。
不是蔡東豐小瞧思光醫療,而是在彩超方面,國產設備很難進入到三甲醫院。
即便在十年后,思光的彩超,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也不到10%。
排名前三的,正是通遼、非普和東門。
能夠在中醫院看到一臺D6,出乎蔡東豐的意料。
就連蔡東豐有系統給的技術,也不敢一開始就做彩超,因為他知道進入大醫院的難處。
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,還跟潛移默化的認知和盤根錯節的渠道息息相關。
作為最好的醫院,設備自然要挑好的買。而且,那些有實力的代理商已經打通了與醫院和外企的關節,小品牌要想進來更加困難。
“啊!”蔡東豐的聲音,嚇了那位思光的工程師一大跳。
他回頭一看,見到兩個人,當前一個穿著白大褂,另一個卓爾不群,兩人都氣勢不凡,顯然不是普通人。
“這是給醫院試用的機器,不是賣的。”那人立即解釋道。
蔡東豐恍然大悟,原來是試用機,這在醫療器械領域很常見。即便是非普的設備,設計出來后,也會送到醫院試用幾個月,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。
畢竟,開發設備的人不是醫生,無法準確把握醫生的具體需求。
蔡東豐看了一下他的工牌,上面有名字和職位:“曹越,機械工程師。”
“這位是中醫院的華院長,請問這臺機器怎么了?”蔡東豐先介紹了一下華凡江,然后問出了自己的問題。
華凡江看了蔡東豐一眼,露出一絲微笑。很顯然,蔡東豐在利用他院長的身份,來打探對手的消息。
不過,華凡江并沒有制止,反正機器都拆開了,問一下關系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