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認可齊工關于金屬外殼的觀點,但不認為做大就是好。”又有一人說道,卻是一位女士,“雖然有部分人認為做大顯得高檔,但大的設備也太臃腫、難看了,看看現在的手機,無一不是以做小巧為美,我認為我們可以學習通療公司,把機箱做小、做薄,讓產品看起來秀氣一些,可以吸引不少人的關注。”
“對了,我是超聲ID組的柳安雅。”這位女士接著說道。
蔡東豐笑道:“的確小點好看,但你舉錯了例子。手機并不是以小為美的,但過幾年,手機就會往大屏方向走。”
君不見后世手機,屏幕往往是4.甚至還會更大。女士還好有包可以裝,男士往往只能拿在手上。
看慣了后世那種大屏手機,現在用小巧的手機都很不習慣。
“也不是一定就能做小的,技術太復雜了!我認為前期我們要以性能為主,器件都用好的,起碼要超越思光D6這款產品。我是超聲技術組的趙彥曉。”又有人說道。
現在都形成了習慣,如果是第一次開口發言,會將自己的部門和名字說一下。
蔡東豐說道:“趙工請放心,我們的技術遠遠超越D6。”如果以D6作為競品,那也太low了,如何跟國外醫療巨頭過招?
“那蔡總如何解決成像深度問題?”趙彥曉說道,“我是從思光來的,明白這其中的難度。”
人體組織是有一定厚度的,特別那些肥胖者,要想讓超聲信號越過厚厚的脂肪層,達到深處的內臟,需要足夠強的信號。
蔡東豐說道:“我已經有好幾個解決方案,其中一個是非線性成像的技術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深度問題。其他的,可以優化超聲探頭等等,都有解決方法。”說完,他開始解釋一番。
只有寥寥幾個在技術上有研究的人能夠跟得上蔡東豐,其余的人全都在聽天書。不過,聽不懂沒關系,但看平日依仗技術很牛就恨不得鼻孔朝天的那幾個,都心悅誠服的傾聽老板的講述,別提多自豪了。
“我最敬佩的老板就是蔡總了,他才是企業發展的指路明燈。”
“是啊,有錢的老板多得去了,但有技術的老板只有蔡總一個!”
“有技術的老板也多,但技術牛到這種程度的卻少。如果加上年少多金這個條件的話,就絕無僅有了。”
……
眾人小聲的議論著。
蔡東豐解釋一番后,便沒有再說,這些搞技術的人都很單純,只要能夠在技術上碾壓他們,就能將他們給“收服”。
“好了,我們把剛才討論的需求收一收。”蔡東豐說道,“很多方向我都同意大家的看法,唯獨在一點上,我有不同的想法。”
說到這里,他停了下來,環顧四周一遍后才說道:“我們要做的第一款彩超,不做臺式機,而要做便攜機。”
臺式彩超的頭籌被思光給拔了,但國內第一臺便攜彩超的名頭,蔡東豐要拿到自己手上!
“便攜機?”眾人議論紛紛,“這個能行嗎?”
趙彥曉問道:“蔡總,便攜彩超對體積、重量都有很高的要求,我們要加的功能又多,能做成便攜機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