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作為始作俑者的蔡東豐,卻來到了醫院,繼續收集便攜彩超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。
這些問題不一定機器故障,也可以是用戶體驗不佳。比如觸屏鍵盤的使用觸感、屏幕大小是否合適、噪音是否過大等等。
超聲科的王寶世主任笑道:“蔡總,你這天天來,不如在我們這里兼職做超聲科醫生?”
蔡東豐笑道:“這可不行,我沒有執業醫師證,沒有資格為人做檢查、出報告。”
在我國,操作彩超設備的基本上都是醫生,需要有執業醫生資格證,這樣才能出具報告。
說話中,來了一位孕婦。
事實上,附院有彩超可以為胎兒做3D檢查的消息流傳出去后,有大量的孕婦選擇在這里做檢查,導致超聲科雖然增加了十臺彩超,依舊人滿為患。
這名孕婦的肚子已經隆起,看樣子孕周不小了。
王寶世問道:“懷孕多少周了?”
“24周。”孕婦說道。
王寶世讓孕婦躺下,然后開始檢查。探頭在肚子上掃來掃去,捕捉到最合適的畫面后,然后凍結圖像,將其截取出來,復制粘貼在報告里。
四維彩超在腹部、血管、小器官、泌尿科等多個領域、多個方面有重要的應用,但讓這個項目廣為人知的,還是因為胎兒檢查。
它可以隨時觀察胎兒的動態運動,多角度的查看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,為早期診斷各種先天性的幾名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。
“嗯,心臟沒問題,四肢也健全。”王寶世說道。
“等等。”蔡東豐突然說道,“看一看面部。”
蔡東豐在彩超上的技術和經驗,讓王寶世不得不重視,他再次調整探頭,顯示出胎兒面部的情況。
“在打哈欠呀!”王寶世笑道。
孕婦也歪著頭,想要看自己孩子在肚子里打哈欠的情景。
看到這幅畫面,對于任何準媽媽而言,都是十分幸福的。
蔡東豐卻沒有笑,而是仔細的辨認著。
他低聲的對王寶世說道:“你看看面容,是不是不太協調?”
“是有點,你懷疑?”王寶世也觀察到胎兒的臉有點怪,說是畸形又談不上,但也不能說是正常的。
蔡東豐直接問孕婦:“之前有來做NT檢查嗎?”
NT檢查實際上就是用超聲設備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,胎兒頸部的透明帶是每個胎兒在發育的過程中都會產生的,一般在12周左右的時候來查,是妊娠早期胎兒畸形的篩查指標。
一般來說,這個厚度低于2.5毫米就沒什么問題,但若高于3毫米,就需要進一步排查了。
孕婦以為蔡東豐是醫生,回答道:“做過,但醫生說這個測量不是很準,讓我們后面繼續來查。”
王寶世眉頭皺了起來,對孕婦說道:“我們彩超結果顯示胎兒發育可能有點問題,你把結果拿給醫生,讓他給你再看一下。”
“什么!寶寶發育不好?這是什么意思?”孕婦頓時急了,連肚子上的耦合劑都沒顧得上擦,焦急的問王寶世。
王寶世說道:“我實話實說吧,我懷疑你的寶寶有唐氏綜合征,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