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,我兒別怠慢了!”
“知道,您放心吧!”
安撫了老娘后,劉大郎‘噗通’一聲跪了下來。
徐君明連忙躲開,受人一跪,可是大因果。
“道長,小人有一事相求,還請道長無論如何也要答應!”
“你先起來再說。”
劉大郎點頭后站起身。
“劉二郎確實是我胞弟,只因他常年爛賭,我劉家百畝良田,殷實之家,都被他敗光。剛才以為道長是來催債的債主,固沒有說實話,還望道長見諒!”
“原來如此!”
誰家碰到這樣的人,都要倒大霉。
“你所求何事?”
“希望道長能把我這胞弟尸身帶到村郊的墓地,小人自行埋葬!”
“你不給他治喪?”
劉大郎苦笑。
“我劉家如今一貧如洗,那還有錢給他治喪。而且我母重病臥床,若是聽聞二郎故去,悲痛之下,恐有不測。所以,只能悄悄下葬,還望道長憐憫。”
看他又要拜倒,徐君明連忙道。
“看你侍母至孝,此事我便答應了。”
“多謝道長!”
徐君明一揮手,把劉二郎的尸身收了進去。
“走吧!”
“道長稍等!”
劉大郎匆匆跑進堂屋,很快又回來。
“感謝道長能把我胞弟尸身送回安葬,這些銀錢還請道長收下。”
看著青布小包中一串銅錢,徐君明搖了搖頭。
“錢,我就不要了。你家可有黃粱米?”
“有!”
“你去給我盛一碗黃粱米,算作這次趕尸的酬勞吧!”
“多謝道長體恤!”
徐君明點了點頭。
茅山趕尸是有規矩的,不管貧富都要收取報酬,富者多收,貧者少收,但不能不收。
之所以如此,就是為了避免因果!
道家修行,最忌諱因果糾纏。
劉大郎很快端著一個裝滿黃粱米的粗瓷大碗跑了出來。
“道長,這些可好?不夠的話,我再去取。”
看著滿滿一碗,冒尖的黃粱米,徐君明點了點頭。
“夠了!”
從法袋中拿出瓷瓶,把黃粱米壓縮一番后,收了進去。
把大碗放回。
“娘,我下地去了。”
“早去早回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出了堂屋,劉大郎把豎在墻邊的鐵锨拿起來。
“道長,我們走吧!”
徐君明點了點頭。
在劉大郎的帶領下,來到劉家洼祖墳所在,等他用自己攜帶的鐵锨挖好墓穴,徐君明從隕靈球中拿出劉二郎的尸身。
看他連個棺槨都沒有,徐君明便用青木法符,給他做了副薄皮棺材,任憑劉大郎埋了進去。
堆了一個小小的墳頭,也沒立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