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他便看到了金塊中濃郁的赤金色庚金靈氣!
“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。這下我的劍道本命法器終于可以著手煉制了。”
徐君明心中喜悅,不過高興之余,他很快發現了另外更感興趣的東西。
把千煉赤金拿在手中后,向前幾步,從一個是平臺上拿起一粒色呈靛青,形如橄欖,約有蘋果大小的種子。
這種子看上去平平無奇,但其中的生機之濃郁,僅次于那不知姓名的黑種。
顯然,這也是一株靈根。
最后徐君明又從中選擇了一塊獸骨。
這獸骨約有蒲扇大小,色呈淡黃,已經隱隱有些開裂,看得出來時間已經很久遠。
徐君明通過青銅鏡,可以看到這獸骨中,篆刻上千個鳥蟲書。
鳥蟲書、蝌蚪文、夜郎天書、紅巖天書等難以領悟的文字,其實都是三皇五帝時期逐步解析,直到倉頡時期才大成的蝕文。
蝕文有一萬兩千九百六十個,源自太古時期的先天符書。
傳聞,天地間有三千大道,每一條大道都有一個先天符文。后代大能總結了三百個先天符文,編纂成書,成了天地間最早的文字。
但先天符書晦澀難懂,除非修為高絕的大圣神皇,否則很難明悟。
所以,從上古時期到三皇五帝,就不斷有人試圖簡化先天符文,傳播文明。
但想要解析先天符文,必須先明悟大道,否則即便創造出文字,也是‘失之毫厘謬以千里’。
但明悟大道何其艱難,只能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努力,直到‘文祖’史皇氏倉頡站在前人肩膀上,完善了蝕文。
這套文字才算是大成。
不過蝕文雖好,但除非修行有成的修士,普通人很難學得會。
因此夏商以后,便又有人繼續簡化蝕文。
在這個過程中,產生了蝌蚪文、金文、鳥蟲書等過渡性的文字。
直到秦代,才形成更簡單,也更統一的小篆。
如今修道人畫的符便是蝕文的簡化版,能調動大道的力量,卻遠不如真正的蝕文。
如果現代傳承的蝕文能調動的大道之力是一的話,那真正蝕文可以調動的力量就是十。
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,還是為了傳播方便。對于初入門的道童,想要學會簡化的蝕文都是艱難之事,就別說真正的蝕文了。
除非有元嬰以上的修為,神識足夠,還是別去碰觸的好。
不過千年流傳,大部分蝕文都散失了。
茅山南宗留下來的蝕文,就只有對應神打真訣、金光八卦、玄陰斬鬼劍、木樁**、天一神水經、上清神雷法和神火令這七門真傳的蝕文,還有留存。
這也是為什么茅山傳承近兩千年,才只有七門道法的原因之一。
現在這獸骨中有近千枚跟蝕文極為相似的鳥蟲書,若是能參悟,他對大道的感悟必然能更進一步。
“說不定還能得一部了不得的功法!”
簡單把玩了一下獸骨后,徐君明轉過身,看著眼神中帶著警惕,生怕他殺人奪寶的岳鑒峰和岳鑒虎。
微微一笑后。
“我就要這三件東西。”
說著,一拍腰間葫蘆,三頭銀狼的魂魄和精血,封印在一個玻璃球內,遞了過去。
“用的時候只需捏碎便好。”
岳鑒峰神色喜悅的接過去。
“閣下果然是誠信之人。”
“你情我愿,各取所需。”
岳鑒峰點了點頭,側過身,讓開了離去的通道。
徐君明很知趣,快步出了藏寶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