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一幕,徐君明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“不過,還不夠。”
手中印訣變換,九峰山再起風云。
第二山、第三山、第四山和第五山緩緩分開,第六山、第七山、第八山和第九山向外退去。
漸漸的,前四座山分列四角,拱衛中間的第一山。
九絕神光所化的九座山峰,相互融合化為八座山峰,按照乾坤巽震、坎離艮兌的方位,形成第三環。
最后第六山、第七山、第八山、第九山、四海山和鎮魔山逐漸縮小,又有六座小山峰重新長出來。
十二座山峰形成拱衛第一峰的第四環。
這樣一來,九峰山地形大變。
除了最中間的第一山,仍舊高達萬丈之外,第二環四座山峰變作八千八百丈。
第三環八座山峰化作六千六百丈。
第四環十二座山峰化作三千三百丈。
山峰落位后,徐君明開始布陣。
以第一山為陣眼,布下‘青木回天陣’。
以第二環四座山為陣眼,布下‘四象誅魔陣’。
以第三環八座山為陣眼,布下‘先天八卦陣’。
以最外圍十二座山為陣眼,布下‘十二元辰大陣’。
陣與陣相互勾連,威力倍增。
“太始一元,萬象無極,大陣成!”
雙掌一合,無窮靈光綻放,肉眼可見,九峰山的氣勢直線上升,道道法則交織成網,彌合天地。
一股森然氣度,彌漫開來。
正在第一山崇山居外面的夔牛看到這一幕,身體一顫,差點沒跪倒。
高空中那森嚴的法網,威壓實在太強了。
它只是看了一眼,就仿佛巨山壓頂,生不起半點反抗的**。
“老爺越來越強了。”
大陣布成,體悟片刻,徐君明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看著嶄新的九峰山格局。
“再以數字稱呼,就太不嚴謹了。”
簡單考慮片刻,伸手一指,第一山半山腰‘轟隆隆’冒起一塊巨大的石碑。
“以后你就叫‘太元峰’。”
再一指第二環四山,石碑升起。
“青龍峰、白虎峰、朱雀峰、玄武峰。”
第三環群山。
“乾陽峰、坤元峰、巽風峰、震雷峰、坎水峰、離火峰、艮土峰、木澤峰。”
第四環群山。
“子鼠峰、丑牛峰、寅虎峰、卯兔峰、辰龍峰、巳蛇峰、午馬峰、未羊峰、申猴峰、酉雞峰、戌狗峰、亥豬峰。”
“以后這處洞天不再以‘九峰山’稱呼,改名為‘地皇山’吧。”
原本九峰山就就寄托了徐君明領悟的‘地皇道’,如今九峰山被他改的風格大變。
再以九峰山稱呼,顯然不合適了。
心中一動,身形瞬間消失。
再出現時,已經是喬家村內屬于自己的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