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準備回崇山居打坐修道,便察覺到外面房子的禁制被人觸動。
心中一動,催動法力。
“水鏡!”
徐君明身前三尺外空中突然泛起漣漪,一個身穿洗的發白,肩頭袖口都摞著補丁,氣質中透著幾分文雅,頭戴文士巾的年輕書生,出現在水鏡中。
“原本以為是長春劍派的人呢。”
搖了搖頭,瞬間出了地皇山,穿過院子,打開房門。
看到徐君明,書生為他身上的氣勢所攝,神色中露出一絲緊張。
看在眼里,徐君明心中一動,收斂自己的氣勢后,笑道。
“你是隔壁馮老先生的兒子吧?”
徐君明搬到夏江城五年來,雖然因為閉關修法或者煉寶的關系,跟左右鄰里都交流不多,但也見過幾次。
在他家左鄰,住這一戶馮家,父子兩人都是讀書人。
父親馮全,以為別人代寫書信為業。
兒子馮相如,跟這個時代的普通讀書人一樣,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。
不過卻限于資質,三十出頭也只是個秀才而已。
家道極為清貧。
看他詢問,馮相如先是拱了拱手后,才開口道。
“在下馮相如,就住在仁兄左鄰。”
徐君明雖然實際年齡已經近七十歲,但修煉的關系,外貌仍然保持在二十五六。
馮相如不知就里,以為他跟自己一樣大。
徐君明也不在意這些細節。
“馮兄來此,可是有事?”
馮相如點了點頭,連忙把之前放在地上的籃子拿了起來。
“明日就是中秋佳節,我爹做了些月餅,讓我給左鄰右舍分一些。這些是給仁兄的。”
“中秋節?月餅?”
徐君明一愣,他已經有多少年沒過過中秋了。
伸手接過。
“替我多謝馮翁。”
馮相如點了點頭,拱手道:“相如告辭。”
剛要離開,邁出去兩步后,又很快停了下來。
“差點忘了,我爹說若是仁兄愿意的話,可在明日去我家一起度節。”
“明日若是有暇,我一定過去。”徐君明點頭道。
馮相如點頭后,再次拱手為禮,口說‘告辭’后,才離去。
目送他的背影消失,徐君明關門回到家。
在石榴樹下的石凳上坐下來。
把蓋在籃子上,帶著補丁的藍色碎花包袱皮掀開,籃子里干凈的黃紙上,放了八個略帶一絲金黃的月餅。
跟他上一世吃的那些月餅,美感上差了很多。
徐君明久未品嘗,手隨心動,拿了一個放進嘴里。
面粉和大棗混合的味道,在口中彌漫開來。
甜度并不是很高,顯然其中并未加糖。
這也可以理解。
最便宜的砂糖,一兩銀子也只能買二兩。平常人家哪里消費得起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