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一章朝堂相爭,洪信赴龍虎
……
“砰…!”
精致的筆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。
“到底是誰壞了我大宋龍脈?!”
趙佶從未有過如此憤怒。
他雖然不學無術,算不上一個好皇帝,但也不是傻子。
他很清楚,一旦大宋龍脈被毀,就是神州陸沉,改天換日的時候,他的帝位,他錦衣玉食的生活,他高高在上的權勢,必將不復存在。
故而,他憤怒,甚至還有一絲惶恐。
“起奏陛下,能無聲無息瞞過守衛,潛入承天殿,又能快速斬殺九十八位護殿神將者,必然是金仙無疑。后經皇城司勘驗,出手者乃是遼國南院大王,魔門六道之首圣魔門宗主周培鴻。”
一個身穿紫色官袍,氣息威嚴而強悍的中年男子,邁出行列宏聲道。
趙佶臉色微變。
身為天子,他當然對這位魔道金仙不陌生。
“可惡的周賊,來日朕必提千萬大軍北上,覆滅遼國,以報今日之仇。”趙佶咬牙切齒。
但下面的群臣都清楚,這話說出來也就安慰安慰自己。
自從太祖趙匡胤閉關后三千年來,金遼便與大宋攻守易勢,屢次大戰,十戰九敗。
別說覆滅遼國,能守住現有的邊境就算是燒高香了。
“臣必夙興夜寐,早日助陛下實現心中宏愿。”蔡京恭聲道。
“臣等也愿助陛下早日實現心中宏愿。”
數十位蔡京門下臣子隨聲附和。
“好好好,有列位臣公相助,何愁我大宋不興,何愁遼國不滅。”
趙佶身為皇帝的自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。
“陛下,伐遼之事還需細細謀劃,當務之急是救助受災百姓,否則恐生民變。”
身穿紅色袍服,面目剛毅的兵部侍郎、尚書右丞李綱開口道。
趙佶也知道民變對大宋的沖擊,略作思索后。
“這樣吧,戶部下撥三億兩白銀救濟災民。”
“陛下,此次地龍翻身涉及京東西路、京西北路、河北西路、河東路千億黎庶,三億兩白銀實在是杯水車薪。”李綱連忙道。
“那就再免除受災百姓一年賦稅吧。”
趙佶早就習慣了這些臣子的‘貪得無厭’,所以故意分開兩步說,免得自己太痛快,讓他們得寸進尺。
“陛下,地龍翻身,百姓食不果腹,衣無寸縷,免除一年稅負固然是陛下仁慈,但億萬黔首若等不來朝廷救濟,可能連半月都挺不過去。”
李綱跪地,慷慨陳詞。
“臣萬死請揍,還望陛下恩準停建華陽宮,所余銀兩全部拿來賑濟災民。”
“李綱,你大膽!”趙佶怒道。
華陽宮是他的心頭好,更是自己精心構建的安樂窩,別說區區一個地龍翻身,就是黃河決堤,天下大旱,也不能停。
“陛下!”
蔡京連忙開口,堵住了趙佶接下來的話。
等眾人目光轉過來后,“陛下,李大人之言不可不聽,但就算停建華陽宮,一時間戶部也難以拿出足夠的銀兩,救助千億黎庶。”
“不過,微臣有一策,可解此難題。”
“哦?太師有何良策?”
此時的蔡京已經官封太師。
“前些時日,‘護國大道君’徐真君遣門下弟子來京,說雁門、云中和五原三郡地廣人稀,希望朝廷能引渡一部分流民填充三郡。”
“然我大宋國富民康,百姓富足,哪有流民填充邊疆?故而一直未曾回音,不曾想今日居然碰上這地龍翻身之禍。”
“以微臣之計,不如答應徐真君,把這次地龍翻身所產生的流民,全部劃給崇山一派負責,想來以徐真君金仙之尊的**力,必然能讓這些流民不必忍饑挨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