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外面,再次來到先天葫蘆藤旁邊盤坐下來。
這株他親自孕養的頂尖極品先天靈根,跟他氣息相合,法力共融,雖然還算不上本命靈寶,卻也差不了多少。
所以,先天葫蘆藤轉化出來的太初先天靈氣,正好適合他吸收煉化。
多了浪費,少了不夠。
這是一株能夠伴隨他成長的先天靈根。
剛要修煉,眉頭微微一皺。
一拍腰間儲物葫蘆,一口銅鐘飛了出來。
簡單掐了一個印訣,恭敬的聲音從中傳來。
“藏山,何事?”
“東荒人族部落共主伏羲來了。”
“伏羲。”
徐君明挑了挑眉,并沒有覺得多意外。
雖然他布下大陣,守護不周山地域,但也不可能徹底隔絕內外,他也沒想過徹底隔絕。
以伏羲東荒人族共主的身份,早晚會知道不周山人族的消息。
只是以他共主的身份,親自找上門來,到是有些出乎他的預料。
“來了多少人?”
“除了伏羲本人,還有他的長子太皓,以及我們崇山書院第二十三代弟子,出身白氏的白元行。”
在崇山書院內部,一代和一屆弟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
萬年之內,能以太乙天仙的修為晉升到總院修行的弟子,是一屆。
在百萬年內突破大羅的為一代。
從崇山書院成立到現在,已經有三十代,近兩萬弟子。
尤其隨著不周山人族數量的不斷增長,每萬年成就大羅的弟子,也在逐漸增多。
尤其是第三十代,百萬年內,一口氣出現了八百九十六位大羅。
而且,三千萬年下來,徐君明已經不是崇山唯一的大羅金仙。
“還有我崇山的弟子?”
“是。”
“什么修為?”
“大羅真仙中期。”
“能獲得伏羲的信任,看來他在宛丘的地位不低。”
“白元行在宛丘任‘遒人’。”
“遒人?”徐君明詫異道。
“遒人是王的近臣,主要負責下達王命,宣布政令。同時兼有征求意見、下情上達之責。”
徐君明了然。
遒人相當于后世王朝皇帝身邊的翰林,地位不高不低,但權力極大。很多時候被人稱為‘內相’。
“如此說來,宛丘已經出現了官制?”
“是。”
“伏羲以三正,六事統領諸事。車正主管刑獄和戰事,牧正主管錢糧和百工,庖正主管官員任免和祭祀。”
防風藏山把六事簡單的說了一遍。
看得出來,伏羲的官制還很原始。
比起崇山境內復雜的官制,簡單了太多。
“既然是伏羲親來,你就替我去迎接吧,別怠慢了。”
“弟子遵命。”
“不過伏羲希望能在我不周山境內游歷一番。”
“可以。但不能進入崇山書院。”
整個不周山地域內,數兆兆兆億人口,被一個龐大且精密的制度管理著。除非通過崇山書院的完整培養,否則誰也弄不清這套制度的完整面貌。
照搬只會出現不必要的混亂。
所以他到不擔心伏羲游歷。
至于那些提高生產效率的傀儡和機關法器,他也沒有在這里普及。
整個不周山地域的生活和生產水平,跟華夏古代沒什么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