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簡單恭維了幾句,伏羲略一沉吟后。
“我有一言不知當問不當問?”
“圣皇盡管直言。”
“崇山一脈如此富足,又掌握著諸般領先諸部落的制度和寶物,為何不將它們傳于整個人族?”
“貧道乃玄門修士,無意人族三皇果位。傳下崇山這一支,也是機緣巧合。東荒人族主支,自有其道路,貧道無意攪亂天機,橫加干涉。”
徐君明沒搞什么虛頭巴腦,直接開誠布公,把本意說了出來。
伏羲眼中精光閃爍,心中略略有些意外。
他也沒想到對方會這么直接說出來。
不過想想也正常。
人族三皇早就被人預定了。如果沒有強大的背景,就算積累了偌大的功德,也會死于各種意外。
但這種事,只限于幾個圣人和少數頂尖的混元大能知曉。
“他是怎么知道的?看其修為也不過大羅金仙而已。看來在他背后,另有高人。”
“道友清心寡欲,實在令人贊嘆,未來于道途上,必有一番大成就。”
“圣皇妙贊。”
略一沉吟后,伏羲繼續道:“道友,現如今東荒人族依舊以漁獵為主,生存艱難,每逢天災,凍餓而死者極多。崇山之下,有道友所賜黃粱靈米,三百步可收獲九石,對普通人族而言,堪稱神物。”
“伏羲懇請道友,看在東荒人族與不周山人族同屬一脈的份上,把黃粱靈米傳授東荒,使東荒人族部眾免于饑餓。東荒上下億萬萬之眾,必感念道友大德。”
伏羲抱拳施禮,言辭懇切。
對于他的要求,徐君明并不覺得意外。
黃粱靈米在早在三千萬年前的時候,他就傳授給了不周山人族。
三千萬年下來,不周山人族數量暴漲,修士的數量如雨后春筍,越來越多,有一半是此物的功勞。
這也是為什么,后來神農能憑借五彩靈稻,成為地皇的原因。
“既然圣皇所求,黃粱靈米,自無不可。”
“多謝道友。”伏羲激動道。
徐君明微笑頷首。
“不必言謝,就如圣皇所說,不周山人族也是人族一脈。”
至于說,有了他的黃粱靈米,會不會耽擱地皇的神農果位?他到不是很擔心。
神農功績不少,除了五谷,還有醫藥。
而且人族三皇都有主了,功德不夠,多治理人族幾年,也湊夠了。
把黃粱靈米傳入人族,也能給他帶來偌大的功德。
“今日榮幸,得見圣皇尊面,不如你我論道一番如何?”徐君明笑道。
他的天工道早就達到了混元天仙圓滿,后面又經過三千萬年的鞏固,只差一個契機就能突破。
如今覺醒前塵,道行盡復的伏羲,徐君明心中觸動,有了與其論道的心思。
“既是道友相求,本尊自無不可。”
他也想探探這位神秘的崇山真君的道行和底細。
兩人彼此對視一眼后,微微吸了口氣,默催法力。
下一刻,半畝慶云從頂門三尺上浮現出來。
徐君明仍然是云遮霧罩的天青色,內中星星點點,好似宇宙星空,玄奧而神秘。
伏羲慶云呈黑、白、赤、黃、青、藍、紫、綠八色,繽紛絢麗,霞氣翻騰,絢爛奪目。
以大衍神鏡觀察。
伏羲頭頂慶云中,也有三朵青蓮花。
自道祖紫霄宮講道開始,洪荒玄門修士成仙后,顯化道果便以蓮花為主。
當年伏羲也是紫霄宮中客,他也不例外。
中間蓮花上,八道氣浪沖起,托著一顆圓坨坨的八色道果,載沉載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