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是因為普通人根本就沒有多想而已。
所以會造成普通的常識認知和所知道的發生出入。
“為什么水星的溫度會變化那么的大。”
“因為水星上面沒有大氣,所以太陽照到哪里,哪里就熱,溫度根本保持不住,照不到的地方就冷。”
這也是為什么水星上面的溫度會有那么大變化的原因。
葉歡將一張太陽的吸收光譜展現了出來,一張有著各種顏色的圖片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。
不過里面有的地方,是一條條黑線。
“但是我們為什么都確定太陽是通過核聚變來發射輻射的呢?”
“那是通過太陽光的吸收光譜來推斷的,里面出現了兩條黑線,分別是代表氫原子和氦原子。”
這是代表,氫原子和氦原子的光被什么東西吸收了。
沒有照射到地球上來。
就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顏色,例如人的肉眼看到的是紅色的東西。
不是因為那東西本身是紅色,因為那東西吸收了除了紅色以外的所有光。
反射出紅色的光,所以那個物體才是紅色的。
這光譜就說明太陽上面有氦元素和氫元素。
“第二個原因就是,按照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物理和化學知識。”
“能夠產生那么高溫高熱的反應,只可能是核反應,任何的其它反應,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,就算能夠達到,也沒有辦法持續幾十億年。”
“所以我們就得出來了一個結論,太陽在發生核聚變。”
“并且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核聚變的反應。”
這個也是人們一直以來的認知。
這些都是在教科書上面寫著的,沒有多少人不知道。
葉歡所說的就是現在人類對于太陽的認識和觀察的結果。
王宗點了點頭,葉歡所說的沒有一點錯誤的地方。
作為天文臺的臺長,這些基本的知識還是非常牢固的。
“這年輕人學的不錯啊。”王宗從對葉歡的態度好轉了一絲。
葉歡笑了一笑:“但是奇怪的事情出現了,按照我們現在的觀察,太陽的表面只有6000攝氏度。”
這是初中就能夠接觸的知識,太陽的表面的溫度,是6000攝氏度。
也是大家所知道的所謂的科學知識。
為什么用只有兩個字,因為6000攝氏度實在是太低了。
有人就覺得,6000攝氏度已經不低了。
這樣的溫度,對于生物來說,對于其它東西來說是不低了。
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都在嘲笑葉歡的原因。
在太陽上直播?
退一萬步來說,你能夠到達太陽上面,但是只要一秒鐘。
你就會魂飛魄散,物理層面上的。
不過要知道在核聚變里面來說,6000攝氏度,算是超低的溫度了。
我們現在人類要能夠制造出來核聚變,只有一個辦法,那就是氫彈。
氫彈的原理是先使用核裂變,就是原子彈,瞬間的產生幾十上百萬攝氏度高溫來實現和核聚變。
人類要達成核聚變的溫度,只能夠間接的用核裂變來達成。
所有說這個6000攝氏度是完全不夠看的。
“原來核聚變需要高的溫度嗎?”
“我現在才知道,那按照常理來說,6000度根本不夠。”
“我是物理系的學生,如果能夠達成6000攝氏度的話,那就是超低溫核聚變了。”
“的確啊,對于上百萬的溫度來說,6000攝氏度的確是超低溫了。”
因為核聚變可是需要上百萬攝氏度的高溫。
葉歡繼續解釋:“現在我們所在的地球地核溫度就是6000攝氏度,這是什么概念?”
“如果6000攝氏度就發生核聚變的話,地球早就爆炸了。”
這時候的彈幕就開始指點江山了。
開始反駁葉歡的話和觀點,現在網絡上,什么都缺。
就是不缺杠精和噴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