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國軍今后打鬼子肯定都是大仗,炮兵在戰場上起到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,隨便一場進攻就要炮兵營打幾分鐘齊射……
一場大仗下來,炮兵營的開炮時間絕對超過二十分鐘,按一分鐘一百多發炮彈的消耗速度,二十分鐘就要消耗兩千多發炮彈。
如果救國軍不能自己生產炮彈,僅靠繳獲和日本人每個月送來的兩百發炮彈。最多兩場大仗就能把救國軍儲備的山野炮炮彈全部耗光。
人無遠慮必有近憂,周成作為救國軍團長,肯定要為救國軍的未來多做考慮。
搞清楚迫擊炮炮彈的生產步驟后,他就天天泡在炮彈生產車間,跟幾個彈藥方面的專家一起攻克山野炮炮彈生產技術……
跟迫擊炮炮彈相比,山野炮炮彈更加復雜。
可以說是迫擊炮炮彈跟子彈的結合體,既像子彈那樣有炮彈殼,又像迫擊炮炮彈那樣擁有可以發生爆炸的彈體,生產工藝非常復雜。
幾個人研究了好幾天才把炮彈殼給研究透,至于發生爆炸的彈體,光原材料這一關就把他們卡出了。
炮彈彈體不僅要跟炮彈殼緊密接觸,保證不漏氣,還要跟炮管里的膛線緊密切合,這樣炮彈才能在出膛的一瞬間高速旋轉起來,準確命中目標。
這就意味著山野炮炮彈的彈體要比迫擊炮炮彈復雜很多,原材料具備的特性也比迫擊炮炮彈高的多,畢竟迫擊炮炮彈不需要考慮膛線。
看著桌子上的炮彈半成品,孔德文既失望有無奈,看著周成滿臉期待說。
“團長,說到底還是原材料不合格。兵工廠原材料加工這一塊兒太薄弱了,除了生鐵,其他原材料全都靠繳獲和收集,大大限制了兵工廠的發展。要是我們有這方面的人才,自己生產原材料,我們還能生產更多的武器彈藥,搞不好山野炮炮彈也能造出來!”
在兵工廠呆的越久,周成越明白材料的重要性。
以兵工廠現有的設備和技術,只要有材料,好多武器彈藥的零配件都能打造出來。
當即回答:“之前我答應過你問戰區要人,肯定會說話算話!”
“時間一到,我肯定把你需要的人才送到兵工廠!”
“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合格的原材料,但我們的研發不能停,你們可以先把制造山野炮炮彈的生產技術搞明白,等我們將來找到人才,生產出合格的原材料,兵工廠馬上就能投入生產!”
孔德文非常認可這個回答:“團長放心,你說得這些東西我都懂!”
“還有一件事,因為這段時間我們大量生產彈藥,炮彈的原材料消耗很快,剩下的材料只夠生產三天了!”
“如果團里不及時送來新的原材料,迫擊炮炮彈生產線肯定要停下來。”
“又是原材料!”周成眉頭皺得更深了。
生產迫擊炮用的原材料全是自己從日本人手中敲詐過來的,用完了就只能等救國軍跟日本人的下一次交易。
沒記錯的話,上次交易剛過去不到半個月,差不多二十天后,日本人才會送來新的廢舊鋼鐵。
這就意味著接下來二十天時間,兵工廠將會因為沒有原材料而停止生產迫擊炮炮彈。
面對這個情況,周成自己生產原材料的愿望更加迫切。
想了一下回答:“沒有原材料就暫停生產迫擊炮炮彈,集中人力和物力去生產子彈和手榴彈,地雷的生產也要抓起來,半個月后,兵工廠要集中人力和物力大規模生產地雷,越多越好!”
“為什么?”孔德文下意識問。
在他的印象里,兵工廠組建以來,地雷一直是配角的存在,基本都是部隊有需求才臨時生產一批,從來沒有專門生產過。
而且地雷在戰場上的作用也非常有限,除了打阻擊,作戰部隊一般很少使用,所以它在戰場上也是配角的存在。
周成沒有解釋,但心里門兒清。
戰場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,八路軍通過百團大戰給日軍華北方面軍巨大殺傷,讓他們損失慘重。睚眥必報的日偽軍肯定不會吃這么大一個啞巴虧,按照歷史,他們當即給八路軍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冬季大掃蕩。
好多根據地都會在掃蕩中遭到日偽軍洗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