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宇峰迎著袁書山充滿惶恐的目光回答:“你放心,他們完好無損,連個受傷的人都沒有!”
“另外我再告訴你一件事,你派過去伏擊團長的部隊中間,除了我邊上的通訊員是團部的人,剩下兩個副連長和六十多個戰士全都是團部安查到你身邊的內應。”
“我所料不錯的話,他們應該就快把團長送到這里了!”
說到這兒,唐宇峰馬上對袁書山身邊的部隊叫道:“你們都還在等什么,團長沒有被袁書山打死,救國軍還是原來的救國軍,你們已經被兩個營的部隊包圍,還有源源不斷的部隊趕過來,沒有任何突圍出去的機會!”
“我要求你們立刻放下武器向團部投降,否則所有人都要死!”
袁書山一下子癱坐在地上,全身上下沒有一點兒力氣。
唐宇峰剛才的解釋直接把他的最后希望給擊碎,而且還把他的后路給斷了。
團長周成沒有死,而且就在回陽泉的路上。
甕中捉鱉的計劃也是周成想到的,目的就是拿到自己以下犯上的直接證據……
面對這個危局,袁書山下意識覺得:周成拿到證據后,肯定會趁機干掉自己,把救國軍內部唯一可以威脅到他地位的隱患給解決掉。
他還不想死,但絞盡腦汁都想不到自己還有什么資本跟唐宇峰談判,讓他放過自己。
最后他想到了同樣被困在指揮部的三百多個部下。
這些人雖然背叛團部,跟著自己以下犯上,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自己和隊伍里的軍官,大部分士兵都是無辜的,長官讓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,不知道長官已經把他們帶進一條絕路。
唐宇峰剛才威逼大家投降,肯定是看到這一點,不想看到幾百個無辜士兵死在內耗之中。
要是自己拿他們當籌碼跟唐宇峰談判,說不定還能還談出一條活路。
但這樣做有一個前提條件:指揮部里的三百多人必須跟自己綁在同一輛戰車上,沒有任何異心,無條件信任自己,自己說什么他們就做什么。
萬一隊伍里有人不聽話,大家不能同舟共濟,這個計劃就進行不下去。
想到這兒,袁書山鼓起勇氣從地上站了起來,看著身邊一臉惶恐的部下大聲喊:“兄弟們,唐宇峰剛才說的話都聽到了吧!他們想通過甕中捉鱉找到我們以下犯上的直接證據。”
“現在我們被包圍在指揮部,人證物證俱在,以下犯上,武力奪取救國軍指揮權的罪責肯定跑不了。”
“不管在哪里,以下犯上都是死罪,要槍斃的,救國軍也不例外。”
“如果我們選擇投降,肯定前腳剛放下武器彈藥,后腳就被抓起來槍斃。”
“所以我們肯定不能投降,不然所有人都要死!”
一個副連長很慌張問:“長官,那我們怎么辦?”
“唐副團長手里的兵力比我們多,包圍我們的部隊還裝備了重機槍跟迫擊炮,突圍肯定也沒希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