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報告長官,北門駐軍報告:救國軍進攻部隊在城外一百多米位置挖戰壕,修建進攻陣地。城防部隊在他們的炮火打擊下傷亡慘重,城門也被炸毀了!”櫻木少佐還沒想明白救國軍仰攻縣城的目的時,又一個電話兵急匆匆跑過來報告。
“他們損失了多少人!”櫻木少佐馬上問。
雖然北門駐軍沒有向指揮部求援,但作為守備隊隊長,他必須做到知己知彼,隨時掌握自己部隊的現狀。
電話兵猶豫了一下回答:“戰死超過一百二十人,還有三十多人重傷!”
“城門被炸開后,救國軍直接把山炮推到城外三百米處進行直瞄射擊,結果他們打出來的山炮炮彈竟然穿過城門洞,打中我們修建在城內的臨時防線上。”
“僅三顆山炮炮彈就給城北駐軍造成一個步兵小隊的傷亡。”
櫻木少佐被氣得差一點兒從地上跳起來,大聲罵道:“八格牙路,城北駐軍的損失竟然比東門還要多,為什么不向指揮部求援。”
旁邊的副官聽完就知道櫻木少佐被氣糊涂了,趕緊解釋:“長官息怒!”
“我們布置在城北的駐軍比其他方向多了近一倍,士兵在城頭上的密度也比其他方向高,炮彈殺傷的皇軍和皇協軍數量也就多了,部隊整體傷亡肯定比其他三個方向大!”
“因為城北駐軍多,哪怕減掉傷亡,他們也還有近六百人,總兵力是其他方向的兩倍,當然不需要向指揮部求援!”
櫻木少佐的反應很快,一下子想通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有想通的一個問題:“我明白了,不是我們找不到救國軍主攻方向,而是攻擊我們的救國軍根本沒有主攻方向!”
“他們先通過仰攻來縮短進攻距離,順便利用炮火大量殺傷我們的兵力。”
“等進攻部隊在城外一百多米位置修好陣地,做好進攻準備,我們的兵力也被他們消耗得差不多。然后再從四個方向一起發動總攻,近距離突襲我們,就能很容易在防線上打來突破口,殺進縣城。”
櫻木少佐說完臉就就沉了下來。
正常情況下,在沒有絕對兵力優勢和火力優勢情況下,攻擊一方最常用的戰術是集中所有火力突破一個點,以此來打來突破口,增加自己勝算。
跟守城部隊相比,城外發動進攻的救國軍并沒有太多兵力優勢。
按道理,集中火力突破一個點應該是最適合他們的打法。
但救國軍卻出人意料選擇了全面進攻,不分主攻和仰攻,四個方向同時進攻的方式。
如果自己剛才的分析是對的,面對救國軍這種奇怪的打法,說好解決也好解決,說難解決也難解決。
只要自己集中所有炮火摧毀救國軍炮兵部隊,他們就沒法兒繼續用炮兵來消耗守城部隊兵力。
正在修建進攻陣地的救國軍也會在炮火打擊下不得不后撤。
但這樣一來,自己僅有的幾門迫擊炮就會先暴露在救國軍面前。
這些迫擊炮是自己的最后底牌,萬一救國軍也隱藏了炮兵部隊,他們暴露后肯定會遭到毀滅性打擊,接下來的戰斗自己將會變得更加被動。
面對這個兩難的抉擇,櫻木少佐猶豫了。
“長官,城西駐軍報告,他們也在救國軍的仰攻中損失一百多人,請求增援。最好能給他們提供幾分鐘炮火支援,打掉救國軍架在城外的火炮,逼退進攻部隊!”又一個電話兵急匆匆跑過來報告。
櫻木少佐正猶豫著不知道怎么選擇,聽完電話兵報告后立馬做出決定:“不能再這樣被動打下去了。”
“救國軍進攻開始不到一小時,我們就損失了五百多人。要是還不反擊,這場仗打到凌晨我們就會傷亡過半,肯定堅持不到明天天亮!”
“只能賭一把了,命令炮兵部隊馬上反擊,先打掉救國軍對我們威脅最大的炮兵部隊,然后再炮擊他們進攻部隊,逼退他們。”
“機動部隊抽調四百五十人,兵分三路增援城西,城東,城南,保證他們時時刻刻都有四百人的防守兵力!”
“還有最后一個命令給城防部隊:救國軍發動總攻前,城防部隊絕對不能把部隊全部拉到城頭上挨炸,除非我們的炮兵已經干掉救國軍炮兵部隊。”
南門外的土堆上,昔陽守備隊剩下幾門火炮已經做好開炮準備。
董飛一直守在旁邊盯著戰場看,臉上的表情非常輕松。
這邊兒的進攻非常順利,一百多個戰士已經在城外挖了一百多個半米深的單兵掩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