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少將冷哼一聲分析:“看來我們這次碰到硬骨頭了!”
“礦區駐軍的戰斗力雖然不如我們,但他們在礦區修建了大量永久性火力點,這才一個多小時就丟掉第一道防線,可見敵人的攻堅能力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!”
“井陘煤礦已經丟過兩次,現在的礦區是帝國花費巨大代價重建的,絕對不能丟第三次,否則我們都是帝國的罪人。”
“命令部隊走得再快一點點,警戒哨就不要派了,直接急行軍殺向礦區!”
“敵人主力肯定都在礦區,就算安排了部隊打阻擊,只要我們抱成一團不分兵,他們就奈何不了我們!”
旅團長一聲令下,日軍混成旅團的行軍速度猛然增加,就好像一群聞到血腥味的餓狼,直撲礦區。
混成旅團前面五公里位置是一片難得的開闊地,就好像一口大鍋架在群山之中,鬼子增援礦區的必經之路正好從鍋底穿過。
因為這口鍋非常大,長度超過三公里,寬也超過一千五百米,要是把伏兵埋伏在鍋沿所在的高地上,除了重機槍和迫擊炮可以遠距離威脅到公路上的士兵,步機槍完全威脅不到公路安全。
所以這口大鍋看起來非常適合打伏擊,實際上特別困難,而且需要大量兵力,至少要七八千人才能把口袋陣給圍起來。
在日軍眼里,不管是誰在攻打井陘煤礦都會把主力集中在攻堅戰場上,只能分出很少一部分兵力來打援。
絕對沒有那么多部隊在這里伏擊增援部隊。
但這都是對一般部隊而言的。
如果碰到周成,這就不是什么問題。因為周成最喜歡做的就是出其不意,打敵人想不到的仗。
只有這樣,救國軍才能在戰場上先發制人,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,并且用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戰果。
駐守礦區的日偽軍弱,駐守井陘縣城的日偽軍實力強,派出的增援部隊肯定也會非常強。
正常人都會選擇柿子撿軟的捏,通過打援給主力部隊爭取時間,拿下井陘煤礦。
周成的想法恰恰相反,直接繞過礦區,盯上小鬼子增援部隊。
通過攻打井陘煤礦逼日軍混成旅團派部隊增援戰場,集結主力在增援部隊必經之路打伏擊,吃掉增援部隊。
此時此刻,他正帶領部隊埋伏在這口大鍋的鍋沿上,就好像一個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獸,靜靜等待日軍的到來。
焦急的等待中,偵查員終于給周成帶來了有關小鬼子增援部隊的最新消息。
“報告團長,日軍增援部隊一共有四個步兵大隊,加上配合作戰的炮兵和其他技術兵種,總兵力大約四千五百人。”
“全軍成四路縱隊急行軍前進,因為他們裝備了六門山炮和八門步兵炮,還帶了不少騾馬幫忙拉炮彈,導致整個隊伍拉了差不多一千五百米長,最多半小時就能鉆進我們的口袋陣!”
周成扭頭看向一旁的平定守備隊隊長譚飛問:“阻擊部隊都安排好了嗎?”
“咱們的突襲計劃能否成功,阻擊部隊能不能擋住鬼子是關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