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洋彼岸的一個實驗室內,工作臺上擺放著一大堆的零部件,卻是曙光公司剛推出市場沒多久的曙光電子眼系統。
包括了一副帶有雙廣角攝像頭的眼鏡,一個解碼輸入輸出的頭盔裝置,還有一臺可以處理數據的微型客戶端服務器,當然還有植入頭皮下方的集成微芯片。
幾位研究人員,把所有的零部件,以及微型服務器內的搭載的軟件系統,統統檢查分析了一遍后得出的結論,根本就無法利用芯片技術加以限制。
“難道華國的芯片制造工藝,已經超越了我們?”政府派來詢問情況的負責人,很是不解的詢問道。
“并不是芯片技術現在就已經超越了我們,只是此次的產品根本不涉及高端芯片,軟件系統也是他們自研,我們禁售對曙光公司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影響。”
“史蒂夫,你們可是真的查清楚了,難道我們真的沒任何辦法限制這家新成立的華國公司?”
“邁克先生,你若是不信我的實驗室,大可把這些東西拿到其他實驗室去分析。”
受到質疑,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史蒂夫顯得有些生氣,要檢查的是對方,懷疑自己的也是對方,確實讓人很不爽
“史蒂夫,別那么生氣,還是和我說說具體的情況吧,我也得回去向上頭交差。”
見實史蒂夫有些生氣,邁克也是放低了些姿態,解釋了下自己的難處,總算是獲得了史蒂夫的諒解。
“這植入皮下的集成芯片,內部電路用的還是微米級的工藝,任何相關的小工廠都可以生產,至于微型服務器所用的芯片也是華國自產的龍芯,28納米的工藝,他們有著完全自產的能力……”
史蒂夫詳細的介紹著各種零部件,幾乎都是市面上很常見的配件,只有兩個硬件屬于曙光公司自主研制的配件,一個是皮下植入集成芯片,另一個是安裝在頭盔內的微型磁力計。
植入皮下芯片從生產工藝上來說,根本不值一提,倒是那種搭載在頭盔內的,基于原子自旋微型磁力計,屬于相當前沿的技術。
對磁場波動敏感度極高,在實驗室內,甚至已經制造出了足可以感應到,只有地磁百億分之一強度的磁場變化。
當然搭載在頭盔內的微型磁力計,精度遠沒達到那種變態的程度,不過依然可以感應到極細微的腦波磁場的變化。
不過即便是這相當前沿的微型磁力計,生產起來其實也說不上難,以華國的完善的工業基礎,完全可以自己生產。
“……總體來說整套設備的硬件并不出奇,不過那套智能輔助腦波解碼轉換程序,確實高明的有些不可思議,竟然可以在無限復雜的電磁雜波環境中,精準的分析出了腦波真正有效的信號。”
“這個到底高明在哪?”
“主要是解碼的難度,集成芯片只是植入,并沒有植入顱骨下方,讀取的信號會非常雜亂,如同你站一個吵鬧的舞廳里,聽清舞廳內所有人說話的聲音,當然還得把你想說的話,說給想要聽到的人聽到,卻不影響其他人,而且你必須站在原地不動。”